-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图片来源;第一节 概述;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稻作面积约占粮作总面积的31%~28%,产量为粮食总产量的45%~41%。我国稻谷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4%~36%,是世界生产稻谷最多的国家。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于:
(一)水稻的栽培特点
(二)水稻米的品质特点
(三)水稻籽粒的贮存特点
;(一)水稻的栽培特点;(一)水稻的栽培特点;(二)水稻米的品质特点;(二)我国稻作区域的划分;(二)我国稻作区域的划分;(三)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三)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三)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四)北方水稻的发展前途;(四)北方水稻的发展前途;1. 从对水分的要求和水分管理特点分,有旱稻、浅水稻、半深水稻(水层30 cm以下)、深水稻、浮稻等;
2. 从种植方式分有直播稻和移栽稻
直播稻中有水直播和旱直播
播种形式有条播(机播或耧播)和撒播(手撒或飞机播种)。
移栽稻在我国没有旱稻,在东南亚旱移栽稻较多。
我国的种植方式以浅水移栽为主。
;;图片来源;图片来源ollenet.free.fr;图片来源ollenet.free.fr;图片来源ollenet.free.fr;在影响可变营养生长期长短的环境因素中,主要是高温和短日照。
1 水稻的感温性:水稻是喜温作物,一定的高温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低温则延迟幼穗分化,延长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感温性”。
2 水稻的感光性:水稻又是短日照作物,缩短日照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长日照则延迟幼穗分化,延长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感光性”。
3 基本营养生长性:在高温和短日照下都不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即为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叫基本营养生长性。
这三种特性合称为“三性”或“两性一期”。;(一)生育期变化与“三性”的关系;(一)生育期变化与“三性”的关系;1 水稻的生育阶段
2 水稻的生育时期及其表示方法
3 水稻的生育类型;1 水稻的生育阶段;图 4—2;2 水稻的生育时期及其表示方法;3 水稻的生育类型;3 水稻的生育类型;图片来源ollenet.free.fr;(一)幼苗期的生长发育;1 稻种的形态和构造;图4—4—2;2 稻种萌发的外界条件;3 稻种萌发与幼苗生长;(1) 稻种萌发过程;稻种发芽后,胚根向下长成种子根,胚芽鞘则向上伸出地面——“扎根立(竖)针”;
然后,胚芽鞘中伸出1片不完全叶(只有叶鞘,叶片极小,看不到,绿色),当其长1 cm时——“出苗”或“放青”或“现青”(图4-5B);
接着长出第一片完全叶(“猫耳叶”)——它未展开前为“放针”。——此时胚芽鞘节上先后长出5条节根。种子根和胚芽鞘节根都是初生根系,起立苗和吸肥水作用。
再后第2、3片完全叶相继出生,是为“三叶期”,也是“离乳期” (图4-5C)。
从三叶期开始,依次从不完全叶节和完全叶节长出节根(不定根),数目因条件而异。;温度:籼、粳稻出苗的最低温度,分别比其发芽温度高2?C,即14?C和12?C 。15?C以上才较顺利。
穗秧苗生长,对温度要求渐高,耐寒力减弱。如受冻害温度指标为:
气温 畦面
出苗前 0~-1 ?C -2~-3 ?C
出苗到三叶期 3~5 ?C 0 ?C
三叶期后 5~7 ?C 2~4 ?C
空气:三叶期前缺氧苗弱;三叶期后根通气组织形成,对缺氧逐渐适应,即可以保持水层了。
;(3)幼苗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二)根的生长;1 根的生长和形态;;7;2 稻根的结构;;3 影响根生长的环境条件;(1)土壤养分;(2)土壤水分;(3)土壤温度;(4)土壤通透性;(三)茎的生长;(四)叶的生长;主茎出叶速度有一定规律,可以由“出叶间隔”的变化体现出来。出叶间隔是上下两叶伸出间隔的日期。
第1~3叶在幼苗期出生,由种子胚乳提供养分,出叶快,间隔3天左右;
中部叶在分蘖期出生,因生长中心在分蘖,出叶间隔增为5~6天;
顶3叶在长穗期出生,生长中心在茎和穗,出叶慢,间隔7~9天。
出叶间隔由2个转换点,第1个标志到离乳期(即将分蘖),第2个标志进入长穗期。;(五)分蘖的生长;1 分蘖发生规律
2 分蘖消长规律
3 影响分蘖的因素;1 分蘖发生规律;2 分蘖消长规律;3 影响分蘖的因素;(六)稻穗的分化和形成;穗为圆锥花序(图4-10)。其中轴叫穗轴,穗轴上有穗节,最下1个穗节叫穗茎节或穗基节。各穗节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领读经典-外国文学(1)(山东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件(共十一章).ppt VIP
- 《PyTorch与深度学习实战》第2章 PyTorch深度学习通用流程.pptx VIP
- 简谱D 想着我Think of Me简谱歌剧魅影.pdf VIP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VIP
- 《PyTorch与深度学习实战》第3章 PyTorch深度学习基础.pptx VIP
- 好书推荐《朝花夕拾》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课件.pptx VIP
-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目录44.pdf VIP
- 精品解析: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