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吉鸿昌》-青少年经典教育读本.pdfVIP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吉鸿昌》-青少年经典教育读本.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普及读物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吉鸿昌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1995年10月18日,河南省扶沟县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吉鸿昌诞辰一 百周年大会。这次会议给每位参加会议的官员、专家、学者和亲友等发了一 件纪念品。纪念品是一个小小的瓷杯,上书有吉鸿昌烈士的一句名言: “做 官即不许发财”,包装上有吉鸿昌将军的遗墨 “国魂”二字。受礼者的感慨 殊深地说: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有的说:干第二次革命,还必须 牢记干第一次革命时广泛传颂的话: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 门”。吉鸿昌一生表现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 不能屈的伟大气慨。 一、贫苦的农家子弟早成 “龙” 吉鸿昌 (1895—1934年),原名恒立,别号世五。1895年10月18日, 吉鸿昌诞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的一个贫苦的农家。 父亲筠亭因家境贫穷,将仅有的十亩地也典押出去了。为了全家人的生 计,他在镇上开了小茶馆。他还粗通医道,常为穷人看病,因而很受乡里尊 重。筠亭性格豪爽,为人急公好义,从年轻时就对镇上的土豪劣绅不买帐, 他的口头禅是 “处世为人秉忠良”。镇上一些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视他为眼 中钉,一次他们纠集了一帮人,带着凶器找上门来,想对他行凶。他在几个 乡亲的帮助下连夜逃跑。 由于吕潭镇是贾鲁河上南通北达的商业中心,外界的消息和各种思潮很 容易流传到这里。加之吉筠亭天性豁达,平日茶馆里来客川流不息,经常接 触到一些南来北往的爱国志士,有时在一起交谈,他虚怀壮志,不知疲倦。 经常耳濡目染,使他痛恨清朝廷的腐败,深感中日甲午之战战败之耻,因而 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的 “国家兴亡、匹 夫有责”、“做官即不许发财”、“不媚官长、不畏豪强、处世为人秉忠良”、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种种教诲,对幼年的吉鸿昌以至他的一生都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吉鸿昌六岁丧母。由于家庭的贫穷,他只能在劳动之余,到乡塾里旁听 先生讲课,认了不少字,也能读一些书。他爱读历史书及民族英雄的故事。 在夏季里,他常在院中的葫芦架下,向儿童和街坊邻居讲岳飞、文天祥、戚 继光等民族英雄的故事,他经常是言词慷慨,情绪激动。 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吉鸿昌很小就参加劳动,经常帮助父亲拾柴火、拣 庄稼,提着篮上街卖烟丝,农活忙时还当上半拉子主角。稍长,就去帮助父 亲照看茶馆,帮助父亲捉蝎子、做药膏、替穷苦乡亲治病。他从不向贫困低 头,更不向仗势欺人的地主恶少俯首,看到地主恶少对穷人孩子寻衅欺凌, 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吉鸿昌身上所特有的这种 “人穷志不穷”、“人少 志不小”的气质,幼年时代就常常受到乡邻的称道。 幼年时代的吉鸿昌,不但吃不饱饭,身上也少穿戴,冰天雪地,他还赤 脚单袄,手脚龟裂。家乡那帮纨袴恶少,每逢看见鸿昌穿一身不蔽体的对襟 棉袄,就要欺凌他。鸿昌性情刚烈,立即挺身狠斗,不到对方服输求饶,决 不罢手。 1909年春,家里已难苦撑,吉鸿昌便离家到扶沟县城松盛楼首饰店做银 匠学徒。他在这里过着非人的生活,劳动条件恶劣,他的双手因受腐蚀而鲜 血直流。后因兵荒马乱,店铺倒闭而回家。 1911年,吉鸿昌又到离家一百多里路的周口镇增盛合杂货行当学徒,在 这里苦熬了两年,受尽了老板的辱骂欺凌,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使他更加同 情劳苦人民。 二、 “扁担楞”和“吉大胆” “扁担楞”和“吉大胆”都是吉鸿昌的绰号。 吉鸿昌,从小就是一个宁折不弯的硬骨头。人家用扁担打他,他就用臂 挡。父亲也因他倔犟脾气,往往拿扁担追着打他。因此,人家给他送了一个 外号 “扁担楞”。 至于 “吉大胆”这个外号,则是冯玉祥给他取的。为什么要给他取这个 外号呢?这还得从吉鸿昌参加冯玉祥部队说起。 吉鸿昌离开周口镇增盛合杂货行后,便回到家里。一天,他向父亲表达 了要当兵的愿望。父亲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因为鸿昌曾多次表示过: “大丈 夫要不惜五尺血肉之躯,报效国家!”的壮志。1913年8月,吉鸿昌带着父 亲从箱底拿出的一块银元离开了家乡,步行到郾城,准备投军。这时,冯玉 祥正在郾城一带招兵。他挑选新兵比较严格,招募人员总要摸摸新兵手掌上 有无老茧子,是否劳动阶层,品行端正。由于吉鸿昌身材魁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