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PLC的自动装配流水线设计
江苏科技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 院: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 号: 姓 名: 丁辉
指导教师: 许运飞 职 称:
2011年11 月14 日
毕业论
文题目 英文:PLC based automatic assembly line design 中文:基于PLC的自动装配流水线设计 一、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及要求(包括研究方向和对象、内容和目标、思路和方法、实践及创新要求)
研究方向和对象:
本文主要是介绍PLC模拟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要求学会使用组态软件和PLC(SIMEINS S7-200)控制系统连接,采用下位机执行,上位机监控的方法,构建完成装配流水线的模拟控制系统。通过PLC模拟控制和组态的监控,本文实现了装配流水线的控制和监视。
内容和目标:
在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综合训练课程,其目的就是在掌握一定的PLC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工程意识,学会和熟悉一定的工程设计的方法,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为下一步进一步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思路与方法:
通过课题的讲解和开题,能够拿出设计的初步方案,主要是利用PLC的控制功能实现流水线控制。1.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做好读书笔记;2.通过资料进行方案的初步设计;3.针对方案进行设计,包括梯形图的编程;4.检查的设计的正确性;5.听取导师意见,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直至定稿。
实践及创新要求:
按照既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与设计,结合本人的认知进行论文写作,力求有创新,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进行写作,要求结构合理,语言规范、流畅,力争语法零错误。 二、完成后应交的作业(包括各种说明书、图纸等)
1.开题报告
2.读书笔记
3.论文打印稿2份
4.论文电子稿 三、完成日期及进度
自 2010年11月24日起至 2011年6 月 22日止。
进度安排:
1. 第七学期13-16周(09年11月25日前)资料检索、确定选题
2. 第七学期17-20周(10年1月16日前)开题报告和任务书
3. 第八学期4-7周(4月13日前)论文初稿
4. 第八学期7-10周(5月4日前)论文二稿
5. 第八学期11-13周(5月25日前)论文定稿
6. 第八学期16周(6月15日前)论文答辩
7. 第八学期17周(6月22日前)据答辩意见修改论文,上交论文打印稿两
份及有关文档
四、主要参考资料(包括书刊名称、出版年月等):
1 何衍庆等编著. 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技巧.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顺禧等编著. 电气控制技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金华等编著. 可编程控制器(PC)应用技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4 廖常初主编. PLC编程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陈在平,赵相宾主编.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 吴中俊、黄永红.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系(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学院主管领导盖章: 年 月 日 注:1、如页面不够可加附页
2、以上一~四项由指导教师填写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概述表
论文题目 英文:PLC based control system of acrylic fiber spinning 中文:基于PLC的腈纶纺丝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 专业 电气自动化 学号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主要是介绍PLC模拟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要求学会使用组态软件和PLC(SIMEINS S7-200)控制系统连接,采用下位机执行,上位机监控的方法,构建完成装配流水线的模拟控制系统。通过PLC模拟控制和组态的监控,本文实现了装配流水线的控制和监视。
目的就是在掌握一定的PLC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工程意识,学会和熟悉一定的工程设计的方法,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为下一步进一步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PLC问世之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继电器控制系统有着十分明显的缺点。体积大、功耗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慢、适应性差,尤其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就鼻息重新设计、重新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