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一)PPT.ppt

【备考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一)PPT.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考2016】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一)PPT

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一);一、课内文言字词理解。 1.(2014·嘉兴)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男有分,女有归(回归)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B.去国怀乡(国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 C.次北固山下(停泊)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D.清风徐来(慢慢地)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相信) 【答案】 C 【点拨】 A项中“归”的意思是“女子出嫁”;B项中“稍稍”的意思是“纷纷”;D项中“信”的意思是“实情”。;2.(2014·温州)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会宾客大宴(    ) (2)每至晴初霜旦(    ) (3)长跪而谢之(    )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答案】 (1)适逢,正赶上 (2)早晨 (3)道歉 (4)见识浅陋 【点拨】 注意与今义的区分。;3.(2014·绍兴)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少时,一狼径去   陈涉少时,常与人佣耕 B.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C.小信未孚,神孚福也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则名微而众寡 有仙则名 【答案】 C 【点拨】 A项中两个“少”的意思分别是“一会儿”和“年少”;B项中两个“道”的意思分别是“道义”和“方法”;D项中两个“名”的意思分别是“名声”和“成为名山”。;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注释】①赒(zhōu):救济,接济。 ②粜(tiào):卖出粮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必以处士为法(榜样) B.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遗憾) C.以牛自归(返回) D.厚遗以遣之(送走) 【答案】 C 【点拨】 C项中“归”的意思是“归还”。;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以一布衣终于家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而能使人如此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处士父以疾废于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当为连公行丧 为人谋而不忠乎 【答案】 B、D 【点拨】 A项中前一个“于”的意思是“在”,后一个“于”的意思是“向”;B项中两个“而”都表转折,“却,但是”的意思;C项中前一个“以”的意思是“因为”,后一个“以”的意思是“凭借”;D项中两个“为”的意思都是“给,替”。;三、(2014·金华)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吴广素爱人(    ) (2)广故数言欲亡(    ) (3)并杀两尉(    )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 【答案】 (1)向来 (2)逃跑 (3)一齐 (4)率领 【点拨】 注意与今义的区分,结合句子意思灵活理解。;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祭以尉首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屠惧,投以骨 C.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答案】 A 【点拨】 A项中“以”的意思是“因为”,作连词;其他各项和例句中“以”的意思都是“用、拿”的意思,作介词。;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题型一般为直接解释型、单项选择型、判断正误型、句子翻译型四类。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等。题型和实词的考查基本相同。 3.理解常见通假字的含义。;一、实词 1.古今异义词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 (1)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 ①程度减弱。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 ②范围缩小。如“臭”,古代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2)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这种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