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报告管理要求PPT
传染病报告管理要求; 内容提要;一、医疗机构职责;医疗机构职责;医疗机构职责;网络直报工作要点;(二)报告时限;(三)病例分类与分型;梅毒:Ⅰ期、Ⅱ期 、 Ⅲ期、胎传、 隐性;(四)填卡要求;(2)及时性;(3)准确性;慢性传染病报告遵循以下原则:;结核病分类;肺结核报告注意事项; 肺结核报告注意事项;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细菌性痢疾概述;主要临床表现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诊断标准; 2.伤寒和副伤寒typhoid and paratyphoid
伤寒和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
传染源是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粪------口传播
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
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易造成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此病潜伏期为10~14天。
此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主要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
;流行病学史
(1)病前30天内曾到或生活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区;
(2)有伤寒、副伤寒病人密切接触史;
(3)有喝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
临床表现
(1)持续性发热1周以上。
(2)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
(1)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
(2)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者(不宜用于副伤寒血清学诊断)
(3)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
(4)从血、骨髓、粪便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4. 霍乱cholera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传染源是霍乱病人和带菌者。霍乱通过被病人与带菌者粪便或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由数小时至7日不等,通常为1~3日。
夏秋季为霍乱流行季节,沿海地区流行较多。 ;主要临床表现
发病急,起病快。发病迅速出现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通常呈米汤状,后出现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病人可能很快会有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死亡。
;诊断标准;??????????????????????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丙肝——隐匿的杀手;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现行“传染病报告卡”与“丙肝诊断标准”比较;以下情况要求报告:;以下情况不需要进行网络报告:;丙肝病例报告步骤;手足口病;概述;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特征;临床表现;手、足、口;重症病例; 麻 疹 measles;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 ;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 四.临 床 表 现;1.前驱期(3~4天);2.出疹期(持续3~5天);3.恢复期(3-5天);监测病例分类 ;临床诊断病例;排除病例;1、传染病报告质量抽查
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纸质报告卡
填写信息准确率、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与网络报
告信息一致率。
;考核与评估内容;3、是否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收集、登记和报告工作
4、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院内自查
5、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
6、传染病报告卡资料至少保存3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