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版北师大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7-11)
第 三单元 明辨善恶是非
第七课 防微杜渐
第一站 祸患积于微
一、生活中的诱惑有哪些?哪些属于不良诱惑?
答:成功和荣誉、鲜花和掌声、黄、赌、毒、邪教、金钱、名利、网络游戏、烟、酒等不良嗜好都是生活中的诱惑;
其中,黄、赌、毒、邪教、网络游戏、烟等不良嗜好都属于不良诱惑
二、青少年难以抵制不良诱惑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答: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青少年难以抵制不良诱惑的重要原因。另外,自制能力差,辨别善恶美丑是非的能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三、什么是从众心理?如何认识从众心理?
答:从众心理,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行为一致的心理取向,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
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
1.一方面,在一定情况下它具有积极作用,如参加班级集体活动,继承社会文化习俗等,人们可以相互影响,从善如流。
2.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消极作用,往往表现为失去自我控制力,缺乏主见,跟风而动,随波逐流。
四、辨析题:
甲:网络(游戏)是有害的。
乙:网络(游戏)是有益的。
答:网络(游戏)具有两重性,有利有弊。这是因为:
1.一方面,网络上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对于学习、生活和交往都有一定促进作用;
2.另一方面,网络上也有大量不良信息,人们容易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浪费时间、有害身心健康,诱发违法犯罪和不道德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和利用网络,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扬长避短,兴利除弊。
第二站 防患于未然
一、如何抗拒不良诱惑?
答:1.培养较强的自控能力;
2.培养健康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3.谨慎交友,主动避开不良诱惑。
二、为什么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如何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
原因: ①意志坚强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②很多人经不起诱惑,往往是由于自控能力差造成的。
方法:
①培养坚强意志,提高自控能力,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该做的坚决做到底。
②学会排除干扰,增强自律意识,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三、如何培养健康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1.培养正当的好奇心(把自己的好奇心引导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上来)。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时间用在学习、锻 炼和健康的娱乐上。
四、如何主动避开不良诱惑?
1.慎重交友,选择道德高尚、品行端正、助人为乐的朋友。
2.对不良诱惑和不正当要求,学会说“不”。
3.多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八课 远离暴力
第一站 暴力影响生活
一、青少年容易受到暴力伤害的原因?
答:1.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
2.生活经验不足;
3.防范能力有限;
4.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
5.自控力不强。
二、青少年受到的暴力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答:1.可能会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2.可能受到校园暴力的侵害。
3.可能受到社会生活中的暴力侵害。
三、什么是家庭暴力?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权利?
答:1.家庭暴力是指未成年人的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以打骂、冻饿、关禁闭、捆绑、有病不医、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侮辱人格、歧视等手段,从肉体上和精神上对未成年人的迫害。这是一种侵权违法行为。
2.家庭暴力直接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权利。
四、家庭暴力的原因及影响(危害)?
原因:孩子的成绩不好;孩子调皮惹事使父母情绪失控;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父母的不良嗜好,孩子的不良嗜好;父母的感情纠葛迁怒于孩子身上;家庭不和谐;错误的教育理念
影响:使青少年的心理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问题少年,憎恨家庭,仇视社会;侵犯了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权;破坏家庭的和谐;诱发刑事犯罪;影响社会稳定。
五、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分为哪些类型?
答:1.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校园及周边地区,由同学、学校工作人员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2.校园暴力可以简单分为8种类型。(详见教材80页)
六、校园暴力对未成年人造成什么影响?
答:1.严重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影响正常学习;
3.破坏校园秩序。
七、未成年人可能遭受哪些来自社会生活中的暴力侵害?
答:1.诈骗;2.抢劫;3.直接的身体伤害等。
第二站 学会保护自己
一、面对可能的暴力侵害,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答:1。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远离暴力,依靠智慧,准确判断,提高防范,采取灵活的方式,保护自己;
2.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和社会保护。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向学校、家庭或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不要盲目行事。
3.必要时寻求司法保护。当寻求他人帮助和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