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提分技法5古诗五读三步法.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提分技法5古诗五读三步法

走近高考考纲解读古代诗歌鉴赏属于文学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级。《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2002年开始,高考以主观题的形式测试考生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考情分析:古诗鉴赏题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学生失分严重。原因有三:一是古诗鉴赏专业术语不熟练;二是表达技巧答不准;三是思想感情不全面。答题不规范或漏掉一些要点。故读懂古诗意思是关键。必备的答题技巧是根本。例子(2015全国卷)残春旅舍 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释】韩偓:晚唐著名诗人。其姨夫正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晚唐,宦官和拥兵自重的节度使掌握实权,皇帝有名无实,韩偓是少数忠于皇帝、保持气节、不愿同流合污的官员,被掌权的节度使朱全忠贬官放逐,流落南方。后朱全忠弑昭宗,立李柷为傀儡皇帝,为昭宣帝(即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改国号梁,唐王朝正式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方法指导高考诗歌鉴赏是拉开考生分数的一个关键题,虽然只占11分,但关乎全局!如何做好这一题?给大家介绍一种“五读三步赏诗法”五读三步赏诗法1、什么是“五读”?有什么作用?(明确)顾名思义[注: 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五读”就是读诗题,读作者,读诗句,读注释,读题干。“五读”的好处在于:(1)读诗题,可以明白咏唱描写的对象、地点,从中可以确定诗的类别,诗的体裁。如:“渭城曲”“凉州词”等就是告诉读者是边塞诗。再如:“如梦令”就告诉读者是词。(2)读作者,可以了解该诗歌的风格。如李白——豪放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王维 孟浩然——山水田园风光 闲适、恬淡王之焕 王昌龄 高适岑参——边塞风光、雄奇苏轼——豪放 李清照——婉约 陆游——爱国(3)读注释,可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特色的理解。如:“作于安史之乱”等。(4)读诗句,可以具体感知诗歌内容,诗歌的写作特点,可以辨别诗眼及其特色。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读题干,可以搞清命题的要求、意图、答题的角度,可以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注: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同要讲得主题距离很远,毫不相干。]”。2、什么是“三步”?有什么要求?(明确)“三步”就是下笔做题的三个步骤,简而言之,第一步就是解释诗眼句字面含义,第二步点明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第三步总体评价诗眼的好处、作用。一言以蔽之[注: 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含义、手法、好处。“三步”的要求是准确、精练、规范。做题,可以是三层若干句话,最好是分条各用一句话。[例如]——①写了------,②“这两句用了-----的手法,③表达了-----,产生了---效果”。五读三步赏诗法(1)读诗题 ---残春旅舍。我们知道此诗写作时间⑴残春:指的是春天将去,春花凋残,故称残春。地点旅舍。确定了此诗的体裁是羁旅思乡诗。(2)读作者,可以了解该诗歌的风格韩偓才华横溢,是晚唐著名诗人,被尊为一代诗宗。屡经转徙,目击乱离,诗风有很大转变,多半叙写个人坎坷遭遇,倾吐胸中悲愤之情,诅咒战乱,同情人民。3)读注释,可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特色的理解。【注释】韩偓:晚唐著名诗人。其姨夫正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晚唐,宦官和拥兵自重的节度使掌握实权,皇帝有名无实,韩偓是少数忠于皇帝、保持气节、不愿同流合污的官员,被掌权的节度使朱全忠贬官放逐,流落南方。后朱全忠弑昭宗,立李柷为傀儡皇帝,为昭宣帝(即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改国号梁,唐王朝正式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4)读诗句,可以具体感知诗歌内容,诗歌的写作特点,可以辨别诗眼及其特色。这首诗是诗人客居闽地时而作,当时唐朝已亡,旨在抒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开笔处写出了一个春残红飞,夜雨刚晴的景象,再加上诗人他乡为客,居于旅馆之中,于是使诗人忆起阔别久远的帝京——长安。一提起长安,自然使诗人想起被昭宗信任,作翰林学士时的情形,又自然的想到为朱全忠排挤,使他落魄异乡。这难言的种种味道,一时涌上心头。“忆咸京”三字,成为全篇枢纽,领起以下三联。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鱼儿却平添了无穷乐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晚唐衰飒的诗风。因为诗人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都的风物。所以,在诗人笔下,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