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进程及我国最新进展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进程及我国最新进展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具体如下: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三是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同时,人民银行表示,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此次改革未对现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其利率下限仍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过贷款利率下限放开短期不影响贷款定价。从2012年放开贷款利率下限至7折以来,行业贷款利率下浮占比自2012年三季度开始基本稳定于11%左右。鉴于目前银行业正规贷款对于社会而言仍是相对稀缺资源,预计即使贷款下限放开,贷款平均利率亦不会明显下降。同时,政府开始清理影子银行等监管使得表外融资需求逐步回归表内,将进一步支持贷款定价保持稳定。取消存款利率的限制,才是利率市场化的本质,但是鉴于国内金融体制的完善程度,政府仍将采取逐步、渐进式放开存款利率。附:中国利率市场化历程时间事件1996年6月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3月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8年8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8年10月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10不变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0年9月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圆、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2004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9-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9-2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2005年3月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2006年8月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为0.85倍,其他商业性贷款利率下限保持0.9倍不变2007年1月开始公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作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2008年为刺激居民房地产需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为0.7倍2012年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3年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美国利率市场化借鉴19世纪70年代,随着其他非银行机构的出现和壮大,美国的银行业出现了严重的“脱媒”现象,因此美国开始推动了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70年到1986年持续了十余年,遵循着从大额到小额,从长期到短期的原则,具体进程见下表:金融自由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第一,银行的集中度不断提高。1960年,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掌握着全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55.8%和存款总额的55.5%,1974年分别增加至56%和57.1%,1984年为70%和62.4%。第二,“Q条款”限制下,金融创新增加存款途径。第三,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逐渐增加,而存款占负债的比重逐渐下降。第四,利率逐步改革提升存款成本,导致70年代利息支出加速增加。第五,净息差先低后高,危机时期明显下降。第六,净利息收入保持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