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论健康养殖演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包”和育苗温室既相互独立——以满足动物和植物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又相互联系——通过循环微流水和温室窗户,互惠互利。 从而避免了单独由育苗温室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生物包”水处理系统的特点 (1)改“三池合一”为 “三池分离”。 (2)改静水育苗为微流水育苗。 (3)扩大分解者——人为接种“EM”菌。 (4)扩大生产者——人为接种丝状藻类。 (5)改“两小一大”为“三大”。 (6)创建新的育苗工艺——“生态法”育苗工艺,少用或不用抗生素,走健康养殖道路。 消费者 “生物包”水处理系统原理示意图 消费者 养鱼池 养鱼池 生物包 三池合一 一大两小 三池分离 强化两小 “生物包”水处理的效果 (1)育苗池水质改善 经“生物包”处理后水中的NH3-N、COD 的含量明显下降,加菌初期,日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5.5%和33.2%。随着滤床的逐渐成熟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对氨氮的吸收利用,NH3-N、COD的去除率也逐渐增大。育苗后期NH3-N的日平均去除率达到80%,COD 达到48%。从加菌运转第12天开始,“生物包”处理后的NO2-N含量开始持续下降,表明滤床已成熟。利用“生物包”处理水质,基本不换水。氨氮最大值为1.57mg/L,平均在0.6mg/L;藻类以舟形硅藻为主,其生物量在18.9万/ml左右,变化幅度也很小,水质清新、稳定。 传统工艺和生物包工艺苗池水质比较 处理前后总氨的变化 Z1 Z 2 Z3 Z 4 Z5 M 处理前后NO2—N的变化情况 Z1 Z2 Z3 Z 4 Z5 M 处理前后COD的变化情况 Z1 Z2 Z3 Z4 Z5 M (2)不同育苗方法各阶段河蟹幼体数量比较 2、养成技术——生物修复技术 强化分解者——改善水体溶氧、pH条件和利用微生态制剂,使水体和底泥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大大增加,将大量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 促进生产者——栽培和保护水生植物维管束植物(或高等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盐转化为绿色植物。 改革消费者——坚持“以鱼净水、以渔保水”观念,改革养殖对象和养殖模式,发展“名、特、优”养殖,实施混养、稀养、轮养。 (二)以生物修复技术为健康养殖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只有植物才能脱氮、脱磷、脱碳,才能改善水质。 而养殖水域由于过度开发,大量的水草、高等海藻消失,造成水域“荒漠化”。 在淡水中藻型水域代替草型水域,蓝绿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在海水中就是“赤潮”。 因此,水产养殖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坚持种养结合——动物养殖与水生植物栽培相结合,采用生物修复,保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生物修复是恢复水域生态环境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生物修复应采用以“水生维管束植物修复(海水即为高等海藻)为主,水生动物与微生物修复为辅”的原则。其主要核心是:栽培和保护水草资源。 1、栽培高等水生植物 在淡水中种植沉水的水生维管束植物(水草),建设水底“生态林”、“经济林” 。 江苏养殖水域引种伊乐藻,改善水质效果极为显著。 在海水中栽培高等海藻(紫菜、海带、江蓠等),建设海底森林。 但与林业部门相比,我们在水生植物良种繁育及种植理论方面明显缺乏科技贮备,对水生植物的生物学缺乏足够的了解。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试验研究,其中当务之急是: (1)筛选合适的水草。研究各类水草的生物学;筛选出生长快,繁殖容易解决,脱氮、脱磷和脱碳性能强、抗逆性大的优质水草; (2)建立水草良种供应基地。要像林业苗圃建设那样重视水草良种基地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