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复习农药化学2012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复习农药化学2012PPT

第一章???? 绪论 ;;农药的概念的衍生; 农药作用由过去对有害生物的‘杀生’ 转变到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调控’ 的新概念。 ;四、农药的分类 ;7, 按作用靶标(机制)分类 ;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五、农药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农药的毒性;急性毒性 衡量农药的毒性常用动物的急性中毒致死剂量来表示。;LD50—致死中量,或半致死量 ;活性化合物 农药的开发阶段 ;农药安全性评价;(1) 急性毒性 (2)慢性毒性:是指药剂长期反复作用于有机体后,引起药剂在体内的蓄积,或者造成体内机能损害的累积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指将动物试验终生,每天摄取也不会发生不利影响的数量。其数值的大小是根据最大无作用量再乘以100乃至数千的安全系数而算出的量,单位为mg/kg. (3)农药残留:指一部分农药由于其很强的化学稳定性,施用后不易分解,仍有部分或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作物上以及其他环境中。这些残留农药在食物上达到一定的浓度(即残留量,通常用ppm表示)后,人或者其他高等动物长期进食这些食物,就会使农药在体内积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这就是农药的残留毒性,亦称残留。 (4)农药代谢:是指作为外源化合物的农药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多种酶对这些外源化合物所产生的化学作用,这类作用亦称生物转化。;学习要点;第二章 农药的代谢与选择性原理;农药代谢:;初级代谢;1、氧化反应:;芳基的羟基化;(2)脱烷基反应;(2)脱烷基反应;(3)硫氧化及酯氧化;(4)环氧化反应;2、水解反应;2、水解反应;马拉硫磷;溴氰菊酯;3、还原代谢;代谢;请解释下列基本概念:;1, 何为农药代谢?农药代谢的两个过程? 是指农药在生物体内由酶催化或其他物质的作用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两个过程: 初级代谢, 次级代谢;农药代谢 初级代谢 次级代谢 初级代谢类型: 氧化、水解、还原 ;1、传统杀虫剂 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3、新型杂环类杀虫剂 4、其他特异性杀虫剂;杀虫剂的发展历史;(1962); 有机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这类杀虫剂在人类历史上防治害虫,特别是在卫生防疫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作出了卓越贡献。50年前,人类就是用DDT首次“征服”了害虫,几乎杀死了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的任何害虫。当时,人们认为:“一个季节用一次即可保护作物”、“蚊虫传染的疾病即消失”、“有些害虫将被消灭”等等。;艾氏剂;DDT的合成方法:;(2)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胆碱酯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结构复杂的物质,它和乙酰胆碱或有机磷杀虫剂作用过程中具有生物化学意义的活性部位主要为阴离子部位和酯解部位. ;增毒代谢; 从化学的机制而言,是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磷原子作为一个亲电试剂,进攻胆碱酯酶酯解部位上受到咪唑基激活的丝氨酸羟基使之发生磷酰化反应,因而有机磷杀虫剂也可称之为磷酰化剂。 显然,如果磷原子正电荷越强,磷酰化能力也越强,则越易进攻胆碱酯酶酯上的丝氨酸羟基,即对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也越强,一般而言其杀虫活性越高。;(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A: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B:N-甲基氨基甲酸(芳基)酯;;C:N-烃硫基(或酰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新型杂环类杀虫剂;一、新烟碱类杀虫剂品种介绍; (一)、吡虫啉(Imidacloprid) ; (一)、吡虫啉(Imidacloprid) ;作用靶标(机制);(二)、吡虫清(Acetamiprid);(三)、噻虫啉(Thiacloprid);(五)、噻虫胺(Clothianidin);(四)、噻虫嗪(Thiamethoxam);代谢;(六)、呋虫胺(Dinotenfuran);2) 吡咯类杀虫剂;3) 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fipronil), 锐劲特 ;乙硫虫腈(ethiprole) ;作用靶标(机制): 与昆虫神经中枢细胞膜上的γ-氨基丁酸(γ-GABA)受体结合阻塞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导致昆虫死亡。;4、其他特异性杀虫剂;第四章 除草剂概述;1、除草剂的发展历史;2、干扰植物激素型除草剂;3、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的除草剂;光合作用除草剂的主要结构类型;4、抑制植物氨基酸生物合成的除草剂;P;ALS酶的辅因子;不同结构类型的ALS抑制剂;丙酮酸;(1)芳氧苯氧类;构效关系;芳氧苯氧类除草剂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抑制PPO除草剂的典型结构类型;7、除草剂安全剂;常见的除草剂安全剂;第五章 杀菌剂:;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