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docVIP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 ------文言文中的“虚”与“实” 泸州七中 陈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中考文言文的考点。 2.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掌握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现象。 难点:常见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那里有“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岳阳楼,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三峡,有“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的桃花源,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策之言。基本上每篇文言文的学习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人生的真谛。但是有点小遗憾,中学阶段所有的文言文我们都学完了,不过,为了使我们所学的文言文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归纳,为我们的中考和高中的学习打好基础,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进入文言文的专题复习。 二、明确考点 请同学们根据12、13年南宁市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资料,讨论,归纳,思考:中考中文言部分老师会考我们什么? 明确考点: 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 3.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三、点击考点 (一)实词的辨析 1.由例句引出文言实词中的第一个特殊文言现象---通假字 (1)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给出的这几个句子中加点词归纳出它们的特殊用法。 A.甚矣,汝之不惠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D.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E.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才美不外见 C.百废具兴 D.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E.将军身被坚执锐 F.为天下唱 (3)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由例句引出文言文实词中的第二种特殊现象---古今异义词 (1)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 (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 (2)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长跪而谢之曰 ②越明年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④池非不深也 (3)以上只是文言文里古今异义词的一小部分。除去这些,哪位同学能再举出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呢?请想到的举手回答。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其实,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我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做的更好一些。 3.由例句引出文言文实词中的第三种特殊现象---一词多义 (1)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 【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朝而往,暮而归 (2)【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①孰视之,自以为不足/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④广故数言欲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3.由例句引出文言文实词中的第三种特殊现象---词类活用 (1)请同学们看下一题 【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②必先苦其心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殚其地之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