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瑞产品介绍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瑞产品介绍PPT

* 内吸性杀菌剂 灰霉病专用 50%水分散粒剂 嘧啶胺类杀菌剂 和瑞是先正达公司研发的嘧啶胺类内吸广谱杀菌剂 Cyprodinil 嘧菌环胺 (Syngenta) Mepanipyrim 嘧菌胺 (Kumiai) Pyrimethanil嘧霉胺 (Bayer Crop Science) 嘧啶胺类杀菌剂家族 化学性质 通用名:嘧菌环胺 (Cyprodinil) 化学结构类型: 嘧啶胺类 化学名称: N-(4-环丙基-6-甲基-嘧啶-2-yl-)苯胺 (CA) 分子式: C 14H 15N 3 分子量: 225.29 NH N N CH 3 产品特点 1)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 2)具内吸传导性 3)可防治多种病害,对灰霉病和斑点落叶病效果最佳 4)具有新颖的作用机制,与其他已知杀菌剂无交互抗性,非常适用于病害综合治理和防治已对常用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原菌。 Highly effective 高效 Little or no effect 低效或无效 保护剂 达科宁 治疗 侵染 孢子形成 孢子萌发 铲除 抑制产孢 显症 预防 专业治疗剂-世高 1)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 早期治疗-和瑞 保护/早期治疗 -阿米西达 治疗-金雷 治疗效果 侵染点 接种后使用和瑞处理 未处理 接种后天数: 5天 6天 菌丝体不再生长 *小麦白粉病原菌 菌丝体继续生长 小麦白粉病 小麦基腐菌 大麦网斑病 苹果黑星病 萌发 附着孢形成 侵入 吸器形成 菌丝体生长 子座的生长 总结:作用时间主要在病原菌侵入期和菌丝体生长期 无关的 无效的 中等效果 非常有效 病原菌不同生长时期的活性 2)具内吸传导性 %C14活性 持续向叶尖传导 1天内和瑞l吸收达到最大值 在叶片上的吸收(碳14活性跟踪测定) 在叶片上的移动和分布 对照 0.2 ppm 2 ppm 20 ppm 200 ppm * 白粉病原菌 ppm 为百万分之一浓度 可以看到使用200ppm 处理后,处理的上端叶片部分 没有白粉病斑,表明药液内吸传导到叶片上端,达到治疗和保护作用 在植物中的吸收、传导和分布 可迅速被叶片吸收 可通过木质部进行传导, 同时也有跨层传导 具有保护作用的活性成分分布于叶片中 高温下代谢速度加快 低温下叶片中的活性成分非常稳定 代谢物无生物学活性 冲刷 气相吸收 挥发 光解 吸收 传导 不同气候条件下和瑞的吸收、传导和分布 温暖的气候条件下: (疾病快速发展) ? 植物吸收速度快 ? 跨层传导和向顶端传导加快 ? 代谢快速 ? 有效成分迅速运送至病害侵染部分 ? 速效性好但缺乏持效性 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 (疾病发展缓慢) ? 高湿提高吸收比例 ? 低温阻止有效成分分解 ? 保证叶表有效成分的持续吸收 ? 植物代谢活动缓慢 ? 速效性差但持效性佳 优异的耐雨水冲刷性能 两个温室试验的平均数(瑞士,1994数据) 和瑞具有良好的耐雨水冲刷能力, 通常2小时干燥时间便已足够 耐雨水冲刷温室试验(苹果) 3)可防治多种病害,对灰霉病和斑点落叶病效果最佳 类别 病原菌 ED50 (ppm) 类别 病原 ED50 (ppm) 鞭毛菌 Pythium ultimum 55 半知菌 Alternaria solani 0.4 Phytophthora infestans 62 Botrytis cinerea 0.04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90 Pyricularia oryzae 8 Aphanomyces laevis 2.8 Cercospora arachidicola 15 结合菌 Rhizopus stolonifer 2.4 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7 子囊菌 Pyrenophora teres 0.004 Verticillium albo-atrum 10 Monilinia f ructigena 0.038 Septoria nodorum 0.003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4.5 担子菌 Rhizoctonia solani 2.5 Sclerotium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