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孩子内心世界PPT.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走进孩子内心世界PPT

* 如何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感受和倾听 * 开场热身 自我介绍 教育出现状况,一定是关系出现问题; 01 02 03 当教育出现问题时,向内求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如何建立关系,走入孩子内心? 本次课程大纲 故事 早上吃完饭14岁的小明准备出门去学校,妈妈看到孩子只穿了一件内衣和外套。 妈妈说:加一件毛衣? 孩子说:我这样挺好的! 妈妈说:你看我都穿毛衣了,不穿要感冒的。 为此,两个人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最后,小明屈服了按照妈妈的要求穿上毛衣,但看起来很不开心,出门的时候,重重的把门一带,发出嘭的的巨大声响。 妈妈在后面说了一句:哼,犟牛! 1、妈妈和孩子互动的方式是什么? 2、妈妈的需求是什么? 3、孩子的需求是什么? 4、妈妈是如何爱孩子吗? 5、妈妈的语言中有什么样的信息和信念? 6、孩子的反应模式是什么? 7、孩子这样的模式会给将来带来什么结果? 8、妈妈该怎么办? 思考与讨论: 禅师讲了一个故事 一、教育出现问题 一定是关系出现问题 A 关系评分 B 关系不好的原因 观点差异 语言表达差异 内在状态的差异 父母透过自己表达爱,但传递不出去,所以孩子也感受不到爱 问:什么是爱?你给孩子的爱是他想要的吗? 观点的差异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没有两个人的成长背景是一样的, 因此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是一样的。 否定对方的信念、价值, 或者把自己的信念、价值强加于对方身上, 只会影响与对方的关系。 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会有完全相同的看法及反应。 人际关系的和谐来自尊重对方的信念、价值。 语言表达差异 自来水的水结晶 污染后的水结晶 你能行 观点的差异 父母 孩子 感受爱 语言行为 语言行为 信念和价值观 扭曲、删减、概括 信念和价值观 表达爱 传递爱 接受爱 你是如何看待你的孩子的行为? 总结: 真正的教育一种让孩子如其所是的做自己,这个过程中有无条件的爱、尊重、有信任、有接纳、有包容、有欣赏、有肯定。是一种心与心的链接和交流。 一个妈妈说: 妈妈是孩子的容器,能装得下孩子的酸甜苦辣咸;妈妈是孩子最忠实的听众与粉丝,是全身心倾听与感受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妈妈是前方的一个灯塔,为孩子走好脚下的路点灯护航。妈妈还是孩子的理疗师,营养师,设计师,辅导师等等。 内在状态的差异 禅师的故事 自己的故事 38% 7% 55 语言语气 肢体语言 文字 二、当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时,父母需要向内看 这是走进孩子的唯一通路 三个觉察 1、觉察和了解自己心的状态: 才能看到孩子内在的好的一面。 平静的 喜悦的 接纳的 开放的 紧张的 焦虑的 恐惧的 悲伤的 愤怒的 2、察觉你的语言 3、察觉的你的行为 理解一个人的五个层面:行为、想法、感受、期待、需求 妈妈和女儿三个月不说话 理解一个人的核心(男老师和女老师的故事) 感知对方的感受,倾听对方的需求 如何建立关系,走入孩子的内心? * * 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向内求 向外求 向内求 改变心智模式 孩子感到自己缺乏关注,没人爱 行为出现偏差 呼唤爱寻求关注 父母无法理解和感受到孩子,而不断批评指责抱怨,愤怒,想修正,惩罚孩子。 理解 感受到爱 传递爱 知 术 心 智 成长的原理 基础能力提升 核心点 * 关于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心不在焉地听孩子说话(孩子感到被忽视,于是不想说了) 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孩子感到被重视,愿意和父母畅所欲言) 过多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