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远-讲述严肃而有尊严的中国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远-讲述严肃而有尊严的中国故事

方远:讲述严肃而有尊严的中国故事   实际上,在构思这篇专访前,我没跟方远先生作任何交流,换句话说,我们之间,可以省略掉采访的环节,即便相距再远,彼此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   我想以轻松的方式来完成这篇专访,但我不能有任何调侃,这会亵渎方远先生的新作。这是必须面对而且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因为,他通过刚刚发行的新书《大河入海流》,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严肃而有尊严的中国故事。   一个自相矛盾的作家   在生活和工作中,方远的状态基本是一致的,但仔细一想,这种表述似乎不太恰当。   生活中的方远大大咧咧,每回见到他都是一副憨态可掬、笑容满面的样子,让人很快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想不乐呵都不行。工作中的他却是异常认真的,认真得有些较真。   对我而言,方远是亦师亦友的兄长,无论在做人处事还是文学创作上,他都给过我不少指导。他读过我的作品后,会在深夜里找我提出他的观点。他知道我习惯于晚上加班,便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通过网络与我沟通,让我深受感动。   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春日的某一天,也是凌晨,他在QQ上“心急火燎”地找到我,要跟我谈事儿。当时我着实被吓了一跳,以为真出了什么事情。聊下来才知道,他是觉得我在创作中应当注意锤炼语言,还再三嘱咐,对于文学创作,不要三心二意,瞅准了小说创作,就别随便写别的,耗费过多的精力。显然,他对我倾注了很多的关注。   事实上,方远言行不一。   没过多久,他就连续找我几次,让我帮忙完成一些“命题作文”,这些都跟小说无关。再一琢磨我觉得不对劲儿,你口口声声让我集中精力写好小说,又拉着我写别的东西,有点自相矛盾。我们互相之间太熟悉了,我调侃他只许州官放火,他笑了,说是自己没时间,但朋友的事儿不好拒绝。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他总是把朋友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儿来办,以至于把自己搞得总是忙忙碌碌。他有一点确实令我敬佩,哪怕只有千把字的应景文章,只要答应了别人,他也会认真去构思和创作。   更有意思的是,几个月后,他就把自己说过的话抛到了脑后,对我写的几篇新闻特写连连点赞。   那是8月份,天津爆炸之后,我受命连夜赶到现场,他怕影响我的工作,就没给我打电话,而是通过微信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然后嘱咐我把“英雄们”写好。这种完全自我矛盾的做法,让我感受到他的真诚,这比一百万句问候都温暖、有力。   其实,说方远自相矛盾,我是带着感恩和虔敬的,他对任何朋友都是古道热肠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一次超越极限的创作   前面提到,因为没时间,方远让我帮忙为朋友写文章。那时候,他正在老家创作《大河入海流》。   在创作的过程中,具体地说,是在他完成了50多万字书稿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究竟把这部长篇小说写多长?有名家说,长篇小说不能太长;也有名家说,长篇小说就是要长。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那么,究竟要写多长才算正好?方远苦苦思索这个问题。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坚持到底,因为故事还没讲完,大河入海,不能半途干涸、断流,只有讲完最后一个故事,才能把想表达的思想或者内涵完美地呈献给读者,也只有一部完整的作品,才能让读者看到文学背后像海一样的浩瀚与深邃。   显然,篇幅的长短取决于小说的整体构思,如果空洞无物,再短也显得冗长;反之,倘若情节结构和故事走向需要,字数再多也会字字珠玑。方远显然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令人拍案惊奇的是,他用开阔的笔势、全新的视角和唯美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沧桑而神秘的故事。合理的布局、紧凑的节奏,复杂无比的情节和入木三分的细节,还有那些五代人各自不同的人生体验,欢欣抑或苦痛,都像一双神奇的手,悄无声息地掳住了我,让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欲罢不能。   我一直偏执地认为,一位作家的写作状态决定了他写作的格局。凭我对方远的了解,这部长篇小说就应该有这样的气势和格局。如果单凭才华,显然不够,很容易把开头写得非常精彩,后半部开始垮塌。这几乎成了长篇小说创作的通病,一个陷阱明目张胆地等在那里,却让人避之不及。方远却凭借长久的积累、内心的虔诚,还有对历史的洞悉和对现实的反思,让这部作品经受住了所有考验。   很多读者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儿,殊不知,它考验着一位作家超常的耐性。这份耐性来自于体力与脑力的双重重压, 需要经受生理、心理乃至更多层面的考验。方远用作品理直气壮地告诉读者,他完成了一次超越极限的创作。   一部厚重磅礴的新作   文学创作是一件相对自我的事情,方远经历了一次漫长而隐秘的精神孤旅,而且把长途跋涉中遇到的美景带给了人们。   旅程的起点在山东莱州的母亲河。一条即将入海的大河,叫王河,把同宗同祖的两个家族分隔两岸,形成两个村庄,并与在入海口的另一个村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一边是名门望族,家族中的显赫人物当上了清朝高官与民国将军;另一边是逃荒落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