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流程管理及质量改进经验课件.ppt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流程管理及质量改进经验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流程管理及质量改进经验课件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流程管理及质量改进经验分享 基本溶栓流程 早期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最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做好溶栓流程管理和质量改进是AIS治疗非常重要的环节。 溶栓原则和质控要点 溶栓治疗原则为,遵循操作流程,尽量缩短医院患者到院至用药时间(DNT)≤60min,按照适应症、禁忌症选择患者,选择合适溶栓途径、药物及标准剂量,规范其他非溶栓干预措施。 溶栓医疗质控要点包括:DNT及与之相关的要求,如患者到达急诊后10-15min内神经科医生或具备溶栓资质的医生必须到诊;患者到达急诊至获得各种检查报告的时间≤45min等。 发病3.5h内到达急诊 优先考虑基于平扫CT的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经济困难者可使用尿激酶溶栓; 符合基底动脉闭塞者,应立即启动动静脉rt-PA溶栓或动脉溶栓治疗。 3.5-8h到达急诊 可探索性使用灌注CT或磁共振(MR)灌注-弥散成像(PWI-DWI),对不匹配区行rt-PA溶栓治疗; 对发病5h内到达急诊、经济困难的患者,可考虑实施标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但须注意,发病时间超过4.5h后溶栓治疗的效益风险比较小; 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应立即启动静脉rt-PA 溶栓或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可适当延长(12h); 考虑大血管闭塞、能在6h内开始动脉溶栓者,可考虑实施动脉溶栓,但适合静脉rt-PA溶栓者依然优先考虑静脉溶栓。 >8h到达急诊 原则上不考虑溶栓治疗,除非存在考虑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而尚有溶栓条件的情况。 实施质量改进 提高溶栓率是卒中医疗质控的关键指标。首先应注意减少院前延误,这需要社会媒体和医生的积极参与,120急救系统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各医疗中心改进溶栓流程,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 ,包括提前激活卒中团队、提前预约CT检查,及尽可能将溶栓场所提前到影像科等。 反对盲目进行MR、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或其他血管学检查而延误溶栓治疗时间,反对盲目进行动脉溶栓治疗。选择性MR或血管学检查仅限于有快速戏剧性恢复、病情非常轻的卒中[NIHSS)评分<3分)或因不适合溶栓而拟行机械取栓或血管内治疗的患者。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 绿色通道简介 本院自2004年开始实施卒中绿色通道建设,2009年实施了脑梗死单病种质控、卒中患者的流程管理及质量反馈改进工作,正式颁布疑似卒中急救流程,核心流程如下: ≤10min 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医生申请送检血常规、生化、出凝血筛查,并完成心电图等检查;10min内卒中团队医生到诊; ≤15min 卒中团队医生快速简易确认卒中,立即陪同患者进行急诊CT平扫检查; ≤25min 完成CT扫描检查,进一步获取患者临床资料(包括NIHSS评分等),并开始知情谈话,启动溶栓程序(药物准备、签署知情同意、追踪检查结果、获得体重数据等); ≤45min 检验科和影像学医生确保45min内完成检验报告和CT检查结果; ≤60min 卒中团队医生与影像学医生一起阅读CT平扫结果,排除出血并确认有无不适合溶栓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包括NIHSS评分、血压等,确认签署知情同意,排除其他不适溶栓的情况。计算rt-PA用量(0.9mg/Kg),立即静脉推注rt-PA(0.09mg/kg),余量在1h内静脉滴注完毕。边溶栓边将患者转运至卒中单元。监测患者病情变化,24-36h复查CT,24h后启动阿司匹林治疗。 管理 2010年开始,笔者所在医院对每例A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设立单病种质控反馈表,在患者出院时由医生以电子病历形式上交给质控小组审查。自2013年元月,院内开始实施溶栓关键医疗质量指标“实时监控反馈上报制度”。卒中团队医生将所有发病8hneutral到院的患者信息填入反馈表。 疑似卒中就诊流程反馈表信息 患者到达急诊时间 急诊通知卒中团队时间 急诊医生姓名,卒中团队到达急诊时间 卒中团队医生姓名,开始CT扫面、获得CT报告、获得检验报告时间 溶栓药物及剂量或不溶栓的原因 院内网络上传 医务部、神经内科、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正副主任和当班人员负责接收反馈表。医院领导、神经科主任担任卒中质控小组领导,设立质控员,每月对相关指标进行反馈总结和通报。 成效 2001-2007年间,溶栓患者仅占所有AIS的1%。 2010-2012年,溶栓患者约占所有AIS的8%,发病2h到医院的AIS患者中,溶栓率达50%,3.5h内到院的AIS患者溶栓率近40%。 2013年1-3月,发病3.5h内到院的AIS患者溶栓率已超过70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