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pwang@mail.hzau.edu.cn 1.9 竹卷叶螟 (竹织叶野螟) 棉古毒蛾 识别特征 幼虫: 头部褐色,取食期间呈绿色或淡黄色,老熟时变为灰白色。 成虫:前后翅外缘具有褐色宽带。 学名:Algedonia coclesalis 分布 中国河南、山东以南各产竹省(区);日本、柬埔寨、老挝、印度、缅甸及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寄主 刚竹属、箣竹属、绿竹属、苦竹属约百余种竹子。 为害症状 幼虫取食竹叶,幼虫4龄前常数条幼虫吐丝缀叶成苞,取食当年新竹幼嫩竹叶上表皮,造成竹子幼叶下表皮满布枯白斑,竹叶不能生长;5龄后幼虫已分散为1条幼虫缀数张新竹或老竹竹叶成苞,可以吃食全叶。 发生规律 1年1代,少数1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过冬。翌年5月初过冬幼虫开始化蛹,蛹10-15天羽化成虫。 1.9 竹卷叶螟 防治方法 竹螟5月上旬成虫羽化后,具有群集飞往板粟、麻栎林中吸取花蜜补充营养的习性,因此,减少竹林周围蜜源植物的数量,可控制其大发生。 幼虫老熟后,于夜间吐丝下垂落地,在疏松土壤处入土3-4厘米结茧,因此,冬季松土,可消灭越冬幼虫。 在6月上旬发现幼虫苞叶时,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毒杀之。 在6月上旬幼虫开始卷叶危害时,用木锥在近竹秆基部上方钻一个孔,然后用针筒将30%乙酰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原液注入竹腔内,每株注射2~3毫升。一般7天左右可见竹苞内幼虫发黑死亡。 1.9 竹卷叶螟 1.9 其他螟蛾类 棉大卷叶螟 1.10 马尾松毛虫(枯叶蛾科) 识别特征 幼虫:各节背面有橙红色或灰白色的不规则斑纹。背面有暗绿色宽纵带,两侧灰白色,第2、3节背面簇生兰黑色刚毛,腹面淡黄色。 成虫:体色变化较大,有深褐、黄褐、深灰和灰白等色。前翅较宽,外缘呈弧形弓出,翅面有5条深棕色横线,中间有一白色圆点,外横线由8个小黑点组成。后翅呈三角形,无斑纹,暗褐色。 棉古毒蛾 学名:Dendrolimus Punctatus 分布 分布于秦岭至准河主流一线以南各省(区)以及长江河谷流域,几乎遍及整个马尾松分布区。 寄主 主要为害马尾松,亦为害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等。 为害症状 初龄幼虫群聚为害,松树针叶呈团状卷曲枯黄;4龄以上食量大增,将叶食尽,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松树生长,甚至枯死。 发生规律 河南1年2代、广东3-4代、其他省2-3代,以幼虫在针叶丛中或树皮缝隙中越冬。在浙江越冬的幼虫,4月中旬老熟,每年第1代的发生较为整齐。 1.10 马尾松毛虫 防治方法 加强预测预报。要有专人负责,常年观察虫情,以便出现大发生征兆时,及时采取措施。 营林技术防治。造林密植,疏林补密,合理打枝,针阔混交,轮流封禁,保持郁生,造成有利于天敌而不利松毛虫的森林环境。 生物防治:1)白僵菌粉剂(每克含量100亿孢子,每亩用量0.5公斤,白僵菌油剂每毫升含量100亿孢子,每亩用量100毫升,白僵菌乳剂每毫升含量60亿孢子,每亩用量150毫升;2)青虫菌六号液剂每亩100克,或苏云金杆菌制剂。3)在松毛虫卵期释放赤眼蜂,每亩5-10万头。4)黑光灯诱杀成虫。 1.10 马尾松毛虫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要狠抓越冬代防治。松毛虫越冬前和越冬后抗药性最差,是一年之中药剂防治最有利的时期,用药省、效果好。常用药剂有50%马拉硫磷乳剂或50%马拉硫磷乳剂,90%晶体敌百虫2000倍液,2.5%敌百虫粉剂每亩3公斤;超低容量喷雾可使用2.5%溴氰菊酯每亩1毫升、20%杀灭菊酯或20%氯氰菊酯每亩1.5毫升、50%敌敌畏油剂、25%乙酰甲胺磷油剂或杀虫净(40%敌敌畏+10%马拉硫磷)油剂,用量均为每亩150-200毫升;亦可采用20%伏杀磷每项亩10毫升。以及20%灭幼脲1号胶悬剂10000倍液,即用原药7-10克。 1.10 马尾松毛虫 1.10 其他枯叶蛾类害虫 鳞翅目凤蝶科 重要种类: 柑桔凤蝶 Papilio xuthus Linnaeus 玉带凤蝶 Papilio polytus (Linnaeus) 樟青凤蝶 Graphium sarpedon Linnaeus 麻斑樟凤蝶 Graphium doson (Felder) 1.11 凤蝶类 识别特征 幼虫 低龄幼虫虫体似鸟粪,体上肉状突起较多; 高龄幼虫黄绿色,侧面有3条兰黑色斜线,后胸背部两侧有眼斑,后胸背面中间有2对马蹄形纹; 臭腺角橙黄色。 1.11.1 柑桔凤蝶 识别特征 成虫 前翅近外缘有8个黄色月牙斑,翅中央从前缘至后缘有8个由小渐大的黄斑,中室基半部有4条放射状黄色纵纹,端半部有2个黄色新月斑。 后翅近外缘有6个新月形黄斑,基部有8个黄斑;臀角处有1橙黄色圆斑,斑中心为1黑点,有尾突。 1.11.1 柑桔凤蝶 * 园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