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新型聚合物-聚亚胺醚酮(PIEK)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ocVIP

【word】 新型聚合物-聚亚胺醚酮(PIEK)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新型聚合物-聚亚胺醚酮(PIEK)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新型聚合物-聚亚胺醚酮(PIEK)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第23卷第4期 2007年8月 分子科学 J0URNALOFMOLECULARSCIENCE V0l-23No.4 August2007 [文章编号]1000—9035(2007)04—0243—05 新型聚合物一聚亚胺醚酮(PIEK)的 合成与性能研究 常冠军,王强,张林,林润雄 (1_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绵阳6219OO) [摘要]以1,4一双一(4卤苯酰基)苯和44一二氨基二苯醚为底物,加入钯催化剂 Pdz(dba).及其配体BINAP,通过Hartwig—Buchwald缩聚反应合成了新型高性能材 料——聚亚胺醚酮(PIEK).PIEK的一般性能由DSC,TG等测定,研究表明:该聚合物表 现出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gt;200oC),良好的热稳定性(TDgt;500)及良好的溶解 性能. [关键词]聚亚胺醚酮;配体;钯催化 [中图分类号]O629[学科代码]150?20[文献标识码]A 2004年德国MaxPlanck研究所Syman等率先以二卤化芳香酮和芳香二胺为单体,通过钯催化的 胺化反应缩聚合成了新型高性能聚合物——聚亚胺酮(PIKs)[.我们于2005年开始开展了系列有关 聚亚胺酮的研究工作,合成表征了系列高性能聚亚胺酮新型材料,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从芳胺 化合物到新型聚合物的发展是钯催化的胺化反应的一次飞跃,架起了从科学成果到实践应用的桥 梁[4_.为了进一步提高PIKs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我们通过芳香二胺单体,I~lJ44一二氨基二苯醚 引入醚键,醚键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聚亚胺酮分子主链的柔顺性,从而提高了其溶解性能.由于在聚亚胺 酮主链中引入了醚键,我们把引入了醚键的聚亚胺酮称为聚亚胺醚酮(PIEK).本文以1,4一双一(4卤苯酰 基)苯L6]和44一二氨基二苯醚为为单体,加入钯催化剂三(二亚苄基丙酮)--钯((Pd:(dba).)及其配体1. 1一联萘一2.2一二苯膦(BINAP)[7_]通过Hartwig—Buchwald胺基化反应[1,:1-21]成功合成了聚亚胺醚酮 (PIEK),并研究了其耐热性能和溶解性能. 1实验部分 1.1原料 对苯二甲酰氯(分析纯),上海金山亭化工试剂厂生产;溴苯(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生 产;无水氯化铝(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生产;N,N一二甲基乙酰胺:w≥99.5%,天津市广 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4,4一二氨基二苯醚:实验室合成,纯度为99.5%.;三(二亚苄基丙酮)--钯 (Pdz(dba)3)(美国进口);1.1一联萘一2.2一二苯膦(BINAP):纯度≥97%,旋光度一234.(CO.3toluene),石 收稿日期:2007—03—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联系人筒介:林润雄(1965一),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新型高性能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E-mail;qdlr~qust.edu.cn 244分子科学第23卷 家庄市圣佳化工有限公司. 1.2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用Perkin—ElmerDSC一7型示差扫描量热仪,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升温速 度1O/min;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利用乌氏黏度计在25条件下测定;热重分析(TG)在日本理学 电机公司PTC一10A型热分析仪上完成,升温速度为1O/min,氮气条件,样品用量8.5g;HNMR通 过瑞士Bruker公司生产的AMXS00核磁共振仪测定,溶剂为DMSO—ds(氘代二甲基亚砜);红外光谱 采用KBr压片,在岛津IR一435型红外光谱仪上完成. 1.31,4一双一(4溴苯酰基)苯的制备与提纯 1.3.1合成 在一个100mL的三口烧瓶中,先后加入1O.16g(0.050too1)对苯二甲酰,102.056g(0.652too1) 溴苯,搅拌均匀.缓慢加入无水氯化铝粉末16g(0.12too1).放热反应使得体系的温度从室温(17℃)升 高到23,搅拌12h.12h后把体系升温至95并保持2h. 1.3.2后处理 停止反应,体系温度缓慢冷却至室温.将有色液体直接倒入去离子水中(不再将反应混合物倒人冰 水和浓盐酸的混合物),明显放热,并且有酸雾逸出,同时溶液产物沉淀成棕色乳化物.沉淀物仅仅用去 离子水清洗7~8次(而不再用1ONaHCO3清洗)来除去副产物HC1.清洗完的粗产物在空气中 100条件下干燥.干燥后把粗产物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重结晶得到无色晶体.最后把无色晶体 在空气中5O下干燥,得到1,4一双一(4溴苯酰基)苯的精制品. 产率为97;熔点272~273;HNMR(500Hz,DM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