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体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主讲:xxx 体育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体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何谓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体育心理学的定义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的科学。 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增进心理健康。 体育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还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体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一、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 在我国作为独立学科形成与20世纪50年代。 1、古代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孟春记》 “我亦无它,惟手熟尔”——《欧阳文公乐·归田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心与意合,意欲气合,气与力合” 2、近现代 “其要义在使儿童身体活动,发育均齐,矫正其恶习,流动其气血,鼓舞其精神,兼养成其群居不乱,行之有礼之习,并当导以有益之游戏及运动,以舒展其心思”——(1903)《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勤体育则强筋骨… …又足以增知识… …又足以调感情… …又足以强意志。”——毛泽东,(1919)《体育之研究》 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好场所,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性情,激励品质”;刻苦的锻炼可以“培养青年们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自信心,进取心和争取胜利的决心”——马约翰,(1924)《体育的迁移价值》 3、近年来的研究内容 体育学习心理动力 体育教师的心理特点 运动技能认知特点 体育教育心理建设功能 体育教学模式的心理效应 心理训练对技术教学的效果 二、国外体育心理学的发展 1、“社会促进效应”——Triplett,1897 2、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Griffith,1925 3、20世纪60—70年代,飞速发展。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体育价值观 有助于挖掘体育的心理健康功能 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的质量 有助于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和育人工作的质量 课堂讨论 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体育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人格与体育运动 人格概述 人格与体育教学 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概述 人格的概念 不同解释: 1、心理动力理论 2、人本主义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4、特质理论* 人格的界定 (1)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 (2)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稳定的动机、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 (3)有一定特质构成的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 人格的结构 奥尔波特:共同特质、个人特质 卡特尔: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艾森克: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 大五人格: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意识性、尽责性 常见结构:心理倾向性、心理特征 人格与体育教学 体育能力与体育教学 气质与体育教学 性格与体育教学 体育能力与体育教学 什么是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具有一般能力的特征,又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及技能所构成的一种身心品质的综合体。 体育能力的差异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影响 (1)体能 (2)心理运动能力 (3)信息加工能力 (4)智能 学生体育能力评定要素 (1)体育认知能力:指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的能力。 (2)身体运动能力:指学生在身体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3)自我锻炼与评价能力: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独立进行锻炼并对锻炼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4)自我调节能力:指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能力。 体育优等生的教育策略 (1)对他们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2)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技能进行学习 (3)安排他们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 体育差生的教育策略 (1)什么是体育差生? 在体育学习中,智力正常并且无感官障碍,身体发育正常,但由于心理行为、环境、教育等原因致使其在正常教育下学习综合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需要采取针对性教育、教学的学生。 (2)体育差生的分类 ①生理型体育差生 ②智力型体育差生 ③非智力型体育差生 (3)教学策略 ①启发学生的情意系统 A、激发学习兴趣 B、强化学习动机 C、充分尊重差异 ②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A、不同技能水平、不同性别、不同智能水平的体育差生的学习策略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B、对学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的教学; C、减少梯度,循序渐进 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体育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①提高体育差生对学习体育重要性的认识 ②增强体育差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③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④根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