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解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的难点与对策建议.doc

化解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的难点与对策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解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化解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化解企业资金链与 担保链风险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刘淑春,林汉川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4) 作者简介:刘淑春,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杭州万向 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林汉川,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院长,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 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心教授。 注: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背景下的中国制造标准国际化路径研究”(编号:16CJY041)、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常态逻辑下的浙江‘小升规’推拉机制、路径设计与对策研究”(编号: 15NDJC005Z)、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浙江本土企业两链风险化解路径与消释对策研究———基于 15 个县市的实地 走访调研”(编号:2016C35004)和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6RCZX09)的成果,并受杭州市“131”中青 年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① 2015 年 7 月以来,课题组先后赴浙江萧山、慈溪、义乌、乐清、永康、瑞安、余姚、海宁、东阳、温岭、缙云、富阳、鹿城、柯桥等地区 进行调研。截至目前,浙江省各地积极创新化解“两链”风险的方式,如,宁波市提出“申请制”“会商制”“名单制”;温州市提出八种“两 链”化解模式;绍兴市上虞区提出“1 + 5”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模式等。 摘要: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对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 风险给予高度关注,这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优化区域信用环境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两链”风险 逐渐从“点状风险”向“链状风险”“块状风险”转变,化解“两链”风险面临涉险企业去杠杆难、风险信息 甄别难、“以物抵债”操作难、企业破产重组难、不良资产处置难等问题。建议按照“因需施策、切割处 理、存优汰劣、分类处置”原则,防范及化解企业“两链”风险。 关键词:资金链;担保链;“两链”风险;去杠杆;风险识别 中图分类号:8#004699F83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 7685(2017)04 - 0118 - 06 DOI:10. 16528 / j. cnki. 22 - 1054 / #004699f. 201704118 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交互叠加形成的“两链”风险有所 增加且呈现非线性累积态势。同时,随着担保网络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加速了行业和区域系统性风 险的演化进度。〔1〕“两链”风险一旦爆发,将导致企业相互脱保,银行争相收贷,银企间信任度骤降,区域 金融生态遭受破坏,将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2015 年 7 月以来,课题组在企业互保、联保活 跃的浙江省,①对企业“两链”风险进行了跟踪调研,并总结得出化解“两链”风险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一、企业“两链”风险演化态势 (一)“两链”风险波及面扩大 当企业资产抵押物不足时,互保、联保往往会成为企业获取银行高额贷款的便利通道。〔3〕企业通过 互保、联保实现抱团增信,进而形成产业内、区域间的担保链、担保圈甚至担保网(见图 1)。但在过度对 外担保和担保金额较大的企业受到出现风险企业牵连后,风险会通过担保链、担保圈迅速向关联企业传 导,进而触发“两链”风险。当前,企业“两链”风险波及面呈现扩大趋势。截至 2016 年底,浙江省监测 到的出现风险的企业有 2981 家,比 2015 年增加 834 家,其中涉及银行贷款 2010 亿元,比 2015 年增加 722 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资产在 2 亿元以下出现风险企业占 74. 8%,但 10 亿元以上大中型企业 —021— 经济纵横·2017 年第 4 期 出现风险的比例却在逐渐上升。以义乌市为例,64 家规模以上企业出现风险,仅第一担保圈受影响的 规模以上企业就多达 300 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 1 /3,其中部分企业是纳税在 500 万元以上的 A类企业。再以永康市为例,在涉及“两链”风险的 57 家规模以上企业中,34 家是“纳税双百强”的工业 企业。 图 1 企业“两链”风险扩散路径① (二)“两链”贷款欠息面增大 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中,企业不良贷款是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两链”风险导致企业欠息面②增 大,继而引起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逐年上升。截至 2016 年 6 月末,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 良贷款余额为 196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2. 46%(见图 2)。尽管区域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不良贷款率上 升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良贷款逐步向大型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扩散,导致银行出现存贷款增 速和利润下降、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