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商业银行防范化解授信担保圈风险的对策研究[权威资料]
对商业银行防范化解授信担保圈风险的对策研究
【摘 要】授信担保圈是指多家企业因授信业务需要相互担保或连环担保、联合担保等方式牵连到一起而形成的以担保关系为链条的特殊利益体。授信担保圈风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传染性,严重的会引发区域性风险,危害性极大。防范化解担保圈风险应从认识其严重性,深入剖析成因,围绕破解担保圈和化解担保圈风险两个环节来展开,通过政府、银行、监管部门以及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建立机制、分类处置,多措并举,达到区域经济金融稳健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商业银行;授信担保圈;风险防范
浙江是民营企业和商业银行集聚区域,经济金融高度活跃,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基于企业互保、连环担保、联保等担保方式提供的贷款,有力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当前处于经济下行期,企业资金链风险和担保链风险相互交织,导致担保圈风险不断形成、快速传导,区域性风险突出,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金融环境,如浙江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温州、绍兴区域,目前已成为银行不良资产重灾区。如何剖析担保圈风险、探讨防范化解措施,改善区域经济金融环境,成为政府、银行、企业当务之急。
一、授信担保圈风险的严重性
1.银行危害大
一是担保具有杠杆性。对外担保为或有负债,担保杠杆倍数往往被轻易放大。但当担保圈内被担保企业发生风险时,担保企业将承担担保责任,面临清偿风险。二是担保圈风险具有较强的杀伤力。担保圈风险远远大于资金链风险,会殃及抗经济周期企业。三是担保具有极强的传导性。担保圈内某个环节出险就有可能引发风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且担保圈风险不是简单的风险加总,会随着担保圈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风险呈非线性暴发,危及区域金融安全。如:浙江某省分行去年发生不良贷款中80%为担保圈风险引发;某地一家银行有35个担保圈面临风险,贷款占比为20.17%;一家80多亿元授信企业产生风险后,经过三波传导,涉及担保企业30多家授信300多亿元,担保圈风险严重性可见一斑。
2.银行控制难
一是银行识别风险难,由于担保圈内互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联保等形式交互使用,涉及企业户数众多,担保链长,保证关系错综复杂,银行难以掌控授信企业外围担保圈的风险情况。二是银行风险缓释难,当担保圈风险爆发,保证能力大大减弱,甚至为零,保证贷款实际上等同于信用贷款。三是再生性强破解难,由于担保圈内的企业户数、担保关系、担保金额、风险传导途径等均处于不断变化中,即使当时担保圈被破解,但随时都会发生已破解的担保圈重新连接。
3.银行化解难
一是清收贷款难,由于担保企业自身经营一般,又往往对外投资过大,资金链紧张,无力替被担保企业代偿债务或承接债务,担保企业承担担保责任意愿也会不断下降。二是强化担保难,银行发现担保圈风险,但企业已无法再提供新的增信措施,难以通过强化担保条件来缓释风险。三是资产处置难,在经济下行期,已很难找到风险资产的接盘者,银行处理不良资产进程缓慢且处置后损失大大增加。
二、授信担保圈风险化解难的原因
一是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下降。经济下行期,很多企业由于前期过度扩张,过度负债,现金流日益短缺,抗风险能力大为削弱,更加无法承受因担保圈风险形成的或有负债压力。二是诚信意识缺乏。部分企业控制人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面对需要代偿责任而轻率选择停业、跑路,对银行贷款采取不转贷、不付息等不配合的态度,甚至出现逃废债现象。三是银行经营理念不正确,前期银行过于追求高收益和规模扩张,导致其放宽了授信准入条件,放任了企业利用银行信贷资金盲目扩张和对外投资,尤其是房地产、矿产、股权投资,导致金融风险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集中爆发。
三、防范化解授信担保圈风险的措施及建议
1.银行方面
(1)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坚守风险底线。一是加强对借款人自身现金流及偿债能力的分析,切实把第一还款来源作为防范信用风险的关键,不能本末倒置,过于依赖第二还款来源。二是加强对担保圈的审核,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准确识别担保圈,将担保圈关系图谱及相关要求嵌入信贷全流程管理,并定期开展监测分析,防止担保圈风险前清后溢。三是加强对保证人的选择与管理,审慎判断保证人的担保能力,对集团关联客户保证实行统一管理,防止过渡担保;加强授信客户对外担保行为的管理,通过合同条款等方式,限制客户对外担保总量及担保企业数量。
(2)设计合理可行的产品方案,降低担保贷款比例。转变过度依赖保证以放大信用的方式,从资金需求与贸易背景契合度的本原出发,可采取国内保理,应收账款、仓储、专利权、排污权、收费权质押等产品,甚至信用方式,充分挖掘企业自身潜力,替代简单的保证方式来融资。
(3)承担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D33漫反射型操作说明书中文版.pdf
-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ppt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经典习题(附解析).pdf VIP
- 2024年土地抵押借款合同范本6篇.docx
- 政治-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学业期末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试题和答案.docx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中文版).pdf
-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地理:新疆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含解析).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家电 洗碗机 SJ656X26JC 使用说明书_2.pdf
- 2024离婚起诉书离婚起诉状【范本】.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