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 Microsoft Word 00 Document
问题
(一)权利与义务不对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本位币的体系。美元取代黄金作为本位币是以一国信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美元能够作为核心国际货币为世界经济提供流动性是由于美国经济实力雄厚,美国是世界中心的核心国,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不仅是货币影响力的不对称,更是所担负的义务与所拥有的权力的严重不对称。尽管牙买加体系对各国的汇率制度没有刻意安排,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在原则上是自主的,但是由于汇率制度的安排是一国理性权衡的结果。基于现实世界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核心地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支配地位,众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选择钉住美元或钉住以美元为主的货币篮子是现实理性的。不合理的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形成不合理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即以美元为体系内核,欧元、日元等为体系中心区货币,其他国家货币为外围货币的中心-外围体系。Dooley(2002)认为,美国是“中心-外围”框架的中心国和调节国,既不试图管理汇率,也不积累官方储备。欧洲、加拿大等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外汇储备较小、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资本项目持续顺差,构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部分资本帐户区(Capital Account Region)。中国、马来西亚等表现为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构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部分的贸易账户区(Trade Account Region)。
美国货币当局可以基于国家利益进行自主性货币政策操作,而外围国家由于汇率的浮动和资本流动在“不可能三角”下失去独立性。沈晓辉(2008)认为,跨境资本大量迅速流动,外围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货币主权不仅难以独立,而且受到的外围冲击越来越大,越来越广。
货币政策是主权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对外围国家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问题是外围国家在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承担中心国家尤其是美国货币政策自利性所造成的的国际金融问题。美国凭借美元核心国际货币的地位,通过经常项目逆差大量输出美元,无偿占有外国资源。而其他国家积累的大量美元储备又有相当大的部分重新流回美国投资于低回报率的美国国债,无偿占有外国资金。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外围国家的外汇储备会因核心国家为刺激经济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而大量缩水。外围国家的外汇占款已造成大量宝贵资金闲置,而核心国家的自利货币政策又使这些宝贵资源不断缩水,核心国进一步无偿占有外围国家的资源。目前,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垄断地位为其带来大约100多亿美元的铸币税,外国人购买美国国债导致美元利率下降利于美国人借债等净收益大约900亿元。
总之,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国家享受了铸币税和通胀税的好处,而外围国家承受了通胀、汇率风险和一些资源的无偿转移等成本,权力和义务严重不对称。
(二)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的发行受美国黄金储备量的制约。各国在一时期的黄金持有量是相对稳定的,加上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国际收支不会持续严重失衡,这一点美国也没有例外。但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成为事实上的本位币,而且失去黄金拥有量的约束,美元的信用扩张首先是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自利行为。理查德·邓肯(2007)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国就能以没有任何支持的美元和以美元计值的债券作为进口的支付手段。“纸币本位”的时代就这样悄悄地来临了,而流通中的美元数量也开始增长,造成经济过热及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现象。 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都内含防止贸易国之间持续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当一国贸易顺差时,该国的黄金积累就会增加,其货币信用创造会增加,导致物价上涨而通货膨胀。相对物价的上升导致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致顺差减少,贸易趋于平衡。反之亦然。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美元的流动性需求增加,美元作为主权货币,主要通过美国的贸易逆差方式提供国际流动性。而且,由于美元失去黄金的约束,美国可以这样的方式提供大量的美元流动性以满足国际需求。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所得不得不用于购买美元资产否则将导致国内货币量的大增而引起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即流动性过剩。美国本身,由于贸易伙伴国大量贸易顺差资本投资于美国资本市场而催热美国国内经济。这样以美元为主要储备支撑的国际信用创造扩展,产生巨大的流动性,导致全球信用泡沫,资产价格膨胀经济持续过热。理查德·邓肯(2007)认为,拥有大额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国家的顺差进入本国的银行启动了如同央行向本国的银行体系注入高能货币一样的信用创造过程,进而催生出经济泡沫。
(三)汇率过度波动性。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理性地权衡而确定汇率,汇率政策成为各国的一项重要宏观调控的工具,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