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论课件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文论课件PPT

柯尔施指出,自20年代以来,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已不再主要在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与第三国际的理论家之间进行,而是在新老“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共产主义”、“西欧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展开。他认为,代表后者的就是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他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在《反批评》中,柯尔施认为,以强调辩证法和主观革命性为主要特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反对列宁主义中产生出来的 柯尔施在1930年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但在当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一直到梅劳—庞蒂在1955年重新提出它时才引起了较大的反应。1955年,梅劳—庞蒂发表了一部名为《辩证法的历险》的著作,在其中专辟一章(第2章)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 梅劳—庞蒂把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认为卢卡奇的这本书以及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复活了革命的青春和马克思主义的青春”。 佩里·安德森主要从主题和关切的问题的转移的角度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即从以经济、政治为主题与以哲学为主题的区别,去标识传统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导致这一转移的主要原因,一是革命失败后产生了悲观情绪,二是发生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开发表这一决定性的事件。他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心的这一转移所造成的后果:理论与实践脱离;语言越来越专业化和难以理解;受种种类型的欧洲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并且到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哲学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的渊源;缺乏国际主义,彼此间没有联系。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后果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佩里·安德森在他1976年发表的专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逐渐从中、东欧转移到西欧,特别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这三个国家的产物。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区域性特征是与其世代性的特征联系在一起的。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表的整个历史概括为几代人的更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创始人。之后的四个主要代表人物是拉布里奥拉、梅林、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他们都来自落后的东欧或南欧地区;他们都投入了本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和思想生活,并在其中据有正式的地位;他们著作的主要方向事实上都可以视为恩格斯本人最后时期的继续,他们的著作给人的总的感觉都是,“它们是马克思遗产的总括而不是发展”。紧跟在这四个人后面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列宁、卢森堡、希法亭、托洛茨基、鲍威尔、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布哈林,他们都毫无例外地来自柏林以东的地区;他们都在他们各自国家的政党的领导中起了支配作用,这种作用远比他们前辈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和活跃;他们的著作的方向都不再限于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理论,而是研究和关心他们涉及了或完全没有涉及的问题——对垄断和帝国主义的经济分析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问题。 佩里·安德森把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之后的第一代、第二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传统。他强调,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随着斯大林统治地位的加强,在苏联和东方,“一切严肃认真的理论工作均告停止”,“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差不多已经沦为一种纪念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又逐渐向西移动,在西欧,涌现了一代新的理论家,他们的理论与经典传统截然不同。这新的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就是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舞台上发生较大影响的有一种社会思潮,它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概念,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进行批评和分析,思想相当复杂。 美国著名批评家韦勒克在其《二十世纪文论主潮》中把马克思主义文论列为二十世纪批评中“六种新的基本潮流”(与精神分析批评、语言学与风格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神话批评、存在主义批评)之首。 美国美学家比尔兹利也把马克思主义美学视为二十世纪五大美学流派之一(与形而上学先验理论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符号学、现象学美学)。 (二)、西马理论产生与存在的背景: ? 1.欧洲革命的失败与早期西马的研究。(革命的途径问题) ?? 2.斯大林主义与早斯西马的研究。(革命的目的问题,人道主义) ?? 3.后工业化社会的状况与西马的研究。(资本主义内部的调整与发展,晚期资本主义概念,技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支持?从生产技术到社会组织形式) ?? 4.弗洛伊德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对西马研究的巨大影响。(19世纪与20世纪之间理论背景的转换)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一个比较模糊、宽泛的概念,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下汇聚着形形色色的流派和团体: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葛兰西、阿多诺 表现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布莱希特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