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DA技术基础 电路设计实践
EDA 技术基础 第 5 章 电路设计实践 5.1 8位加法器 5.1.1 设计原理 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可以对两个8位二进制数进行加法运算的加法器。 2.方案构思 多位加法器按其进位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串行进位加法器和并行进位加法器。串行进位加法器是将多个1位全加器级联,低位全加器的进位输出送给相邻高位全加器作为进位输入,以此构成多位加法器。这种设计思路简单明了且占用资源较少,但运算速度较慢。并行进位方式则是在各位的加法环节之外,另外设有进位产生逻辑电路,各位的进位输入信号同时产生,从而各位可以同时完成全加运算,输出最后结果。 并行进位方式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但是相对于串行进位方式来说,却往往占用更多的资源。尤其是当运算位数增加的时候,相同位数的并行进位和串行进位加法器的资源占用差距也越来越大。因此,常常需要设计者在运算速度和资源占用量之间做出折中和平衡。 实践证明,4位二进制并行进位加法器和串行级联加法器占用的资源几乎相同。因此,可以用两个4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级联以构成8位二进制加法器,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其结构组成如图5.1所示。 5.1.2 程序设计 1. 子模块设计 4位二进制并行进位加法器源程序ADDER4B.VHD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ADDER4B IS PORT(CIN: IN STD_LOGIC; A: 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 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S: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COUT: OUT STD_LOGIC); END ADDER4B; ARCHITECTURE A OF ADDER4B IS SIGNAL SINT: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SIGNAL AA,BB: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BEGIN AA=0A; BB=0B; SINT=AA+BB+CIN; S=SINT(3 DOWNTO 0); COUT=SINT(4); END A; 2.顶层模块设计 8位二进制加法器源程序ADDER8B.VHD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ADDER8B IS PORT(CIN: IN STD_LOGIC; A: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B: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COUT: OUT STD_LOGIC); END ADDER8B; ARCHITECTURE ART OF ADDER8B IS COMPONENT ADDER4B PORT(CIN: IN STD_LOGIC; A: 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 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S: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COUT: OUT STD_LOGIC); END COMPONENT; SIGNAL CARRY_OUT: STD_LOGIC; BEGIN U1:ADDER4B PORT MAP(CIN=CIN,A=A(3 DOWNTO 0), B=B(3 DOWNTO 0),S=S(3 DOWNTO 0), COUT=CARRY_OUT); U2:ADDER4B PORT MAP(CIN=CARRY_OUT,A=A(7 DOWNTO 4),B=B(7 DOWNTO 4),S=S(7 DOWNTO 4),COUT=COUT); END ART; 在本例中,顶层设计可以用VHDL程序输入法,也可以用图5-1所示的原理图输入法。 5.1.3 编译/仿真 1.编译过程 (1) 建立顶层设计文件夹A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ISC_测试分析与冲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ppt
- Distribution for Sample Mean抽样分布的均值.ppt
- Diy闪图几个步骤.ppt
- di第二节离子反.ppt
- dklee中国安全输液问题探讨.ppt
- dlbx3-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 顺德华侨中学 网站首页.ppt
- DMC合成新过程开发.ppt
- DN06-科学方法论1.ppt
- DNA分子结构与模型建构.ppt
- 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发现.ppt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最近下载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2023版团体标准》解读.pptx
- 开题报告医学PPT模板.pptx VIP
- 2011中考英语作文指导及范文.doc VIP
- 高考英语总复习-第二部分-语法填空专项突破-专题二-无提示词填空-第六讲-并列句和状语从句-市赛课公.pptx VIP
- 工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河北省中考英语复习指导课件.pptx VIP
- 供应商评级管理办法.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共五套) .pdf VIP
- 2025年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0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党纪党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_党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