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卫生学》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PPT
第四部分 儿童营养 ;第一节? 有关营养的基础知识;一、营养素
(一)定义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儿童与成人的区别是,除了需要营养素以维持生命和一切生理活动以及修补组织损耗之外,还需要保证其生长发育之需。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动力源泉。;(二)分类:营养素分类如下:
1、常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
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3、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二、能量(生命活动的动力)
(一)能量含义:
能量过去称为热能或热量。为维持生命和从事劳动,人体每天必须得到一定的能量。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由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提供的。
如果膳食中能量供给不足,体内储存的糖原和脂肪将被氧化则会消瘦,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合并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出超);能量供给过多,多余的能量变成脂肪贮存起来,天长日久,积少成多,就胖起来了,使心、肝、肾负担加重,行动笨拙,心理偏异。;(二)能量单位
营养学中惯用的能量单位是千卡。1千卡是1 000克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能量。
现在,有关的国家机构建议,所有形式的能(包括热量)都应以“焦耳”为单位。1000焦耳是1千焦耳;1 000千焦耳是1大焦耳, 上述两种能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如下:
1千卡=4.184千焦耳
1千焦耳=0.239千卡
1000千卡=4184千焦耳=4.184大焦耳
1大焦耳=239千卡 ;(四)能量的食物来源
能量来源于产热营养素。每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4千卡热量,每克脂肪9千卡热量。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20-25%,蛋白质10-15%。
氧化释放出能量,供人体之需,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所需的能量,完全要靠葡萄糖来提供。 ;三、碳水化合物(人类最大的营养源)
(一)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为两种:
可被人体吸收的糖类(包括单糖如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淀粉、糊精等)
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糖类(粗纤维、果胶等)。
1、可被吸收的糖类
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特点是直接被小肠吸收,但是口感不甜,且易造成血糖升高。类。 ;双糖,乳糖、麦芽糖、蔗糖等,双糖经过消化酶,经过分解葡萄糖吸收。 这类糖不宜多吃,以免刺激饱中枢,抑制摄食中枢。另外,糖比较粘,粘在牙齿表面,容易形成龋齿。
多糖:五谷杂粮、白薯、土豆都含有丰富的糖
2、不能被吸收的糖类:
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就是膳食纤维。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渣子”,比如谷类的皮,蔬菜的筋。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是需要的。 ;(二)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供给能量;2、构造机体的组织;3、抗生酮体和解毒作用;4、促进消化和排泄。
(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1、谷类;2、根茎类;3、蔗糖;4、乳糖;5、蜂蜜;6、果糖。
什么时候宜补充糖类 (1)刚断奶的时候。 (2)生病发烧的时候。
什么时候不宜补充糖类 (1)孩子刚吃饱以后,以免摄入热量过多。 (2)快开饭的时候,以免孩子不吃饭。;四、蛋白质
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与核酸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造新细胞、新组织
2.修补组织
3.调节生理功能
4.供给能量
5、调节体液平衡
6、遗传信息的传递;(二)蛋白质的组件——氨基酸
无论哪种蛋白质,分解后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件,共20多种。包括:
1、必需氨基酸(指在人体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提供的氨基酸)
2、非必需氨基酸 (指在人体内可以合成或可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成)。;五、脂 类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脂防是甘油和脂肪酸的化合物(动脂)。类脂,是磷脂、糖脂、固醇等化合物的总称(定脂)。热能最高的营养素。脂类的功能如下:
1.提供、储存能量人体自身能量的贮存形式为脂肪。因为脂肪的产热量大,所占空间小,可在皮下、腹腔等处贮存。人在饥饿时首先动用体脂,以避免消耗蛋白质。 ;2.保护机体:脂肪层如同软垫,可以保护和固定器官,使器官免受撞击和震动的损伤、脂肪不易导热,可以减少热量散失,有助于御寒。
3.构成组织的成分:类脂是组成细胞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A、D、E、K等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
5.提供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脂肪供给。
6.增进食欲:在烹调食物时,油可增加食物的美味,引起食欲。脂肪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可增加饱腹感。;(二)脂肪酸
脂肪酸从结构上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动物性油)和不饱和脂肪酸(植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种植花生.docx VIP
-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pptx VIP
- 塔吊信号工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某大学10KV变电所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报告》19000字.docx VIP
- DZT 0295-2016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pdf VIP
- 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处理措施.doc VIP
- 《铁血丹心》完美演奏版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VIP
- 2025年高中数学_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VIP
- 海南省公安厅辅警真题.pdf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全套PPT课件教案讲义.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