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全球最重要六大科学实验.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科学]全球最重要六大科学实验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探索》杂志日前评出了引领当今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六大实验,它们均与现阶段热门科研话题密切相关,如暗物质、环境保护、基因研究等。以下是这六大科学实验的详细情况。   “蓝脑”神经元束:这是新皮层微电路的视觉图,显示的是金字塔形的神经元的下突,住处信息经过新皮层,通过金字塔形神经元发出,新皮层神经元的80%由金字塔形神经元构成。 “蓝脑”神经皮层束里的神经细胞电子传感器 “蓝色大脑”计划   科学家试图凭借电脑模型来攻克科学中最难理解的几个概念:宇宙起源,原子行为及地球未来气候。如今,科学家又在设计一个用于显示人脑活动的电脑模型。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大脑认知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亨利·马克拉姆辛勤耕耘15年,成功绘制出老鼠大脑细胞图,这样,他就能制造出模拟人脑神经元的系统。马克拉姆希望,在IBM公司的帮助下,在2015年开发出一个虚拟人脑,它拥有人脑所有的1000亿个神经元。IBM公司的绰号是“蓝色巨人”(Big Blue),显然,“蓝色大脑”(Blue Brain)计划中的“蓝色”两字就来自于这个绰号。   科学家目前依旧对人脑许多最基本的功能不了解,如记忆、大脑疾病基本原理及治疗等等。马克拉姆的模拟系统以电子形式反映真实大脑的生物行为,利用数学原理模拟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神经传递素对这些细胞的影响。另外,这个模型经过调整,还能探究不同寻常的生理学变化(如大脑左半球亢奋或海马状突起功能遭削弱)和环境变化(如服药的影响)。随着,研究人员可通过电脑图像对数据进行解读。   马克拉姆说:“我们正在打造一个万能模板,它能让我们依据任何规格再造一个大脑。”IBM公司收集了海量数据,设计完成一台功能强大的超级电脑,一个在超级计算机设计方面从根本上革新的系统。这台电脑的运算能力达到每秒22万亿次计算,如此强大的运算速度使其位居世界顶级超级计算机之列。   然而,马克拉姆的很多同事认为,他的这种努力简直是痴心妄想,因为此类模拟系统无论多么先进,都不能揭开真正大脑所有功能的谜底。马克拉姆承认:“人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我们对大脑的了解不够,不足以设计出这种模拟系统。”不过,他表示,随着“蓝色大脑”计划在今后几年的不断完善,大脑“电路”之谜终将揭开。如果“蓝色大脑”计划小组获得成功,科学家将首次掌握颇具意义的人脑物理模型。 “地球时间”计划 “地球时间”计划   大约2.5亿年前,一场大灾难使地球上90%的生命灭亡,这一灾难被称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事件”。与此同时,体积相当于圣海伦斯火山100万倍的一系列火山喷发,空中弥漫着尘埃和气体,火山熔岩覆盖了方圆200万平方英里的地方。火山喷发是否是造成生物灭绝的罪魁祸首?答案取决于此类地质事件发生的最早时间及持续时间,目前科学家对此一无所知。   伯克利地球年代学研究中心主任保罗·雷涅说,这是有关地球历史的最大疑问之一,“我们对因果关系的辩论往往取决于时间选择。”这就是他和全球数百位科学家加入“地球时间”(Earthtime)计划的原因,这一十年之久的努力通过重新定义科学家所用测算时间的方法,确定地球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时间顺序。这一计划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质专家萨姆·鲍尔林和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道格拉斯·欧文联合发起。鲍尔林说:“如果我们确实想要了解地球历史,那么必须改善测定年代的工具。”   过去十年间,这种工具变得异常精确。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将一块距今1亿年的岩石年代精确到百万年。今天,鲍尔林及其同事们已将一些古物的地质年代的准确率保持在10万年之内。然而,由于一些小误差,科学家的努力始终不能更进一步。尽管采用相同的定年法,但由于各实验室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导致试验结果不同。如今,科学手段越来越精确,因试验失误造成的小小偏差均会引发巨大分歧。雷涅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工具的精确度,力争将失误降低到最低程度。”   “地球时间”计划的目标是使研究时间的科学家所用的众多“时钟”保持同步,随后利用它们为地球历史造出一部超精确的“年表”。为实现这一目的,鲍尔林及其同事们将一批被称为“标准”(已知年代的石块样本)的参考资料和“追踪器”(少量成分已知的同位素)分发下去,帮助不同实验室的结果保持一致。直到目前,各实验室还在使用不同的“标准”和“追踪器”,导致所得结果存在差异。鲍尔林希望,通过赋予每个科学家相同的“起跑点”,彻底消除这种问题。 以伐求保计划 以“伐”求“保”计划   在东南亚岛屿婆罗洲,樵夫、环保学生物学家和土著团体携手对土地使用的新模式展开了一场实验,实验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衣食无忧,不会饿肚子。如果他们的计划最终获得成功,这一模式可应用于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地区,生物多样性将由此得到妥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