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保红古代冶金三绝——2017初中七年级短文阅读及答案.doc

麦保红古代冶金三绝——2017初中七年级短文阅读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保红古代冶金三绝——2017初中七年级短文阅读及答案

古代冶金三绝 麦保红——2017初中七年级短文阅读及答案 ①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古今中外的冶金史上都出现过不少名匠。遗憾的是他们许多精湛的技艺久已失传,他们的作品至今仍使科学家们去刨根究底。下面请看古代冶金的三绝,它们为什么能令人拍案叫绝呢? ②“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1965年在湖北江陵县楚墓中出土了越王勾践自用剑,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这把青铜古剑全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剑身有8个错金篆体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③这把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宝剑距今已有2400多年,科学家鉴定后大吃一惊,原来这口剑不是由单一的锡青铜铸成,而是成分不同的复合铜件。剑脊和剑刃含锡量分别为10%和20%左右,这样一来就使脊部比一般青铜柔而坚,具有足够的韧性,保证在格斗中经得起撞击而不致折断;刃部质硬而挺,刃口锋利,能洞穿铠甲,其锋不摧。在试验中,用手握剑轻轻一挥,竟把叠在一起的多层白纸截断,真可谓天长地久,宝刀不老。 ④含锡量大于20%后,青铜就会变脆,塑性和韧性极度恶化,而古剑的锋锷正确地利用了这个极限量。2000多年前的铸剑师在造剑时如何调整各种元素的成分,最后达到天衣无缝,浑然一体,这无疑一个极大的谜,也是一绝。 ⑤铁是一种易锈蚀的金属,因此保留下来的古铁器要比古青铜器少得多。在印度德里郊外有一个闻名世界的古老的铁塔,名叫奎塔勃,它实际上就是一根巨大的神秘铁柱。铁柱高7米多,底部直径约半米,略带锥度,到顶部缩至30厘米,柱冠直径再次增大,仿佛托着一叠花饼。整个铁柱估计重量为6吨。这根古铁柱放置在露天,经历了1500年的风风雨雨,奇怪的是至今丝毫没有生锈,柱身上镌刻的字迹、笔划清晰如新。 ⑥这一奇迹从20世纪初就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他们试图用现代科学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一些学者认为铁柱的成分合理,与现代耐候钢所含的元素大同小异。从有关的资料看,奎塔勃铁柱几乎是钝铁,它是用一种古老的锻造工艺制成的。首先,把铁矿石直接放在巨大的木炭炉内,用脚踏风箱吹风加热,矿石并不熔化,而是得到疏松的海绵状铁块,然后再用手工锻打,挤出大部分渣子。巨大的铁柱就是用这些铁块在木炭焰火加热下锻打焊合而成。这种铁属于高磷低硫铁,并含有少量的铜。柱身上有一层棕黑色氧化膜,如果剥去氧化膜,颜色逐渐加深,数年以后与周围氧化膜已无法区分。这就是铁柱似锈非锈的秘密所在。 ⑦在13纪以前的200多年内,强悍的阿拉伯铁骑与东侵的十字军多次激战在沙漠里,那寒光闪闪的大马士革宝刀曾使多少侵略者丧胆。据说古叙利亚工匠制造的这种弯刀锋利无比,把一根头发吹到刀刃上,立刻被分割成两段。遗憾的是宝刀尚能找到,但冶金和锻造技术久已失传。 ⑧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冶金师无意中揭开了大马士革宝刀的秘密。这两位科学家都是研究金属的超塑性的。利用金属的超细晶粒组织获得超塑性后,就能使难加工金属如钛合金和不锈钢变得驯服。超塑性金属软如饴糖,伸长几十倍,吹塑成薄壁形状也不会断裂。 ⑨阻止金属晶粒增大的办法之一是在铁中加入大量的碳,这样就形成了高碳钢。但是含碳量达1.5%时,又形成了大量脆性的渗碳体网状组织,以致这样的钢根本无法加工。现代高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许超过0.65%。 ⑩大马士革钢的制造者不知用一种什么方法,既保持了相当高的含碳量,又避免了脆性。美国的冶金师首先使超高碳钢处于超塑性状态,再用连续轧制方法把它加工成刀具,从而制成了新的大马士革刀。 《古代冶金三绝》阅读题目   19.简要分析选文第段有哪些作用?(3分)   20.凭据文意简要归纳综合奎塔勃铁柱接纳的铸造工艺有哪几个具体步骤?(每个步骤不凌驾15字)(3分)   21.选文多处运用数字进行说明,请例举其中一处,并分析其作用。(3分) 《古代冶金三绝》阅读答案   19.(3分)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段,起总领全文的作用;(1分)内容上,点明本文的说明工具:古代冶金的三绝;以问句设下疑问,既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又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每点1分)   20.(3分)铁矿石加热获海绵状铁块; 手工锻打,挤出大部门渣子; 铁块在加热下锻打焊合成铁柱。(每点1分,字数切合要求,意同即可) 21.(3分)示例:句子,铁柱高7米多,底部直径约半米,略带锥度,到顶部缩至30厘米,柱冠直径再次增大,似乎托着一叠花饼。整个铁柱预计重量为6吨。 作用,此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要领,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铁柱的外形特征和重量,给读者以形象直观感受。(句子1分,作用2分。只写句子不作分析不给分。) 1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