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经济概论》课件讲义-第01章
第一章科学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科技革命的原因 关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科技革命(三次) 产业革命(二次说、三次说、四次说、多次说) 联系 区别 联系 研究重大基础理论突破 研究每次技术革命中前导产业的更替变化规律 研究新技术革命造成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和相应的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向 区别 科技革命强调科学技术对整个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作用,尤其是技术变革作为连接科学发明和社会进步纽带。 科技革命的另一个中心,主要的是指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 科技革命的原因 科学技术进步作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重要方面,是生产力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资本追逐利润的竞争也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 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干预、调节和控制,为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争霸和军备竞赛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 第二节科学技术革命的趋向和规律 科技革命的新趋向 科技革命的规律 现代经济理论对科技革命问题的分析 科技革命的新趋向 科技进步的具体表现 科技革命的新趋向 科技进步的新趋向 科技革命的规律 科学技术进步指数增长加速规律 先导产业更替周期加速规律 科学中心不断转移规律 科学结构变动规律 科学中心不断转移规律 现代经济理论对 科技革命问题的分析 后工业化社会理论 创新理论:熊彼特——“五新” 长波论 对技术进步的具体研究 后工业化社会理论 宣传技术决定一切。 第三产业部门的崛起意味着服务经济取代物质经济起决定作用,决定竞争的是信息。 阶级的划分不能再以所有制为标准,而应以知识、熟练程度为准则。 社会权力已从金融寡头转移到学者手中。 创新理论:熊彼特——“五新” 介绍新产品 引用新的生产方式 开辟新市场 开发原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 建立企业的新组织 第三节 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新技术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科技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软化 科技革命促进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 新技术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服务部门的发展继续进行 规模结构的改革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产业结构的软化 产业结构软化的涵义和产业结构重心转移 产业结构软化的经济影响 产业结构软化的经济影响 产业结构的软化在一定时期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产业机构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产业机构的软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产业实现自动化的过程,因而必然加剧某些产业部门的失业。 科技革命促进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 与先进技术有关的国际贸易内容占有明显优势。 技术贸易作为技术知识在国际间的转让已成为世界无形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和投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科研活动的联合与技术合作加强。 技术贸易(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know-how)作为技术知识在国际间的转让已成为世界无形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由智力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工业产权 专利权 商标权 版权 面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宣传 探讨新的科研生产形式 大力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 * * 第一篇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 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把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相联系。 1920-现在 美国 1840-1920 德国 1770-1830 法国 1660-1730 英国 1540-1610 意大利 时间跨度 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