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保护与海洋开发》课件-环境保护与海洋开发
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 参考书: 《环境管理学》21教材 叶文虎 高教出版社2000。 《海洋技术概论》21教材 许肖梅 科学出版社2000;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21教材 陈学雷 科学出版社 2000; 《海洋管理通论》鹿守本 海洋出版社 1997; 《环境工程(港口航道及海洋工程)》张东生等,1998年,人民交通出版社。 各个 国家 每人排碳(吨): 1.澳洲 26.9;2.美国 23.5;3.加拿大 22.6; 4.沙特 16.2;5.荷兰 13.8;6.俄罗斯 13.7;7.德国 11.9;8.南韩 11.4;9.英國 10.6;10.日本 10.5;11.欧盟 10.3;12.乌克兰 10.3;13.西班牙 10.1;14.委內瑞拉10; 15.波兰 9.8;16.意大利 9.7;17.法国 9;18.南非 9;19.伊朗 8.2;20.阿根廷 8.2;21.墨西哥 6.1;22.泰国5.6;23.中国5.5;24.土耳其 5.5;25.巴西 5.4; 26.印尼 2.7;27.印度 1.7;28.巴基斯坦1.5。 第一讲 环境保护的理论及发展历程一、环境情感 涉及政府、集体、个人。 法律和经济手段并不是总有效的。如果归结于文化与道德建设,培养环境情感,才能时时刻刻落实在行动上,出于情感做事可不计得失(培养孩子),出于信仰(宗教)可以前仆后继了。 爱国主义:捍卫拓展祖先留下的生存空间,捍卫先辈;环境保护:提高生存现有空间内对后代的承载能力,呵护孩子。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情感内涵及表述方式。 环境与发展:没有发展(环境再好)也会被掠夺而丧失。伊拉克的石油引起美国的贪婪,招致数万伊拉克人被杀死、“贫铀”炸弹在伊拉克的倾泻。最大的政府贩毒是英国对中国鸦片战争;最大的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是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 生存和发展:前苏联“希望的种子”研究所。 环境保护不是把大片国土变成原始状态,而是以可持续的方式建设国家。克制自己奢侈的欲望、以消耗最少的环境资源和能源为代价(??),寻求最有效的经济发展。 二、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 1.环境问题 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区域的扩展、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废弃物增多。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文化观念的反思) ①古代文明阶段 采集和狩猎,人类依靠环境,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不存在人为的环境问题。 ②农业文明阶段 自然人文主义是东方文明的核心部分,突出表现为中国 “天人合一” 。自然也是有灵魂的,敬畏自然、道法自然、追求恬静和谐;古兰经:不要弄脏河水、不要砍伐树木、不要伤害动物等。 ③工业文明 希腊文明以数字为出发点,发展了数学和推理,把自然界还原为一个量的、数学的世界,自然界归根结底为微粒的运动;把感性的东西抛在一边,显现了自然界客观化与人主观化的对立。 到17世纪,培根、笛卡儿和牛顿(尽管试图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以解释自然界的和谐)等人真正完成了机械论的世界观。 以主体和客体分裂对抗为公理性前提; 崇拜知识和科学技术力量; 把自然机械化、简单化。 封建神学压抑人类自觉和自由的活动,文艺复兴运动强调尊重个人的价值而把人的精神寄托从天国拉回到对现实的追求是伟大的进步;但是鼓励人性解放也煽起了物欲横流,特别工业社会后,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而是体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用支付能力反映一个人的能力。 人类已经将自己异化于自然,以自己为主体,按自己的意志“征服、改造、掠夺自然”,人类无限制的需求增长和有限的自然环境资源的供应出现了严重的矛盾,也就最终导致了环境问题。 发展观:GNP,倾向于规模、数量 道德观:只涉及人与人,忽视人与自然关系 科学观: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攫取 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或自然要素没有价值 消费观:刺激生产、体现自身价值的因素 三、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 1.环境文化建设 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环境文化,取代工业文明形成的“以人类和人的需求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文化。 漫长的路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