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政治思想史报告

中國政治思想史報告 中國的天下秩序 政3A20陳璟彥負責 許雅棠校訂補充 天下秩序 中國歷史上,先是有天下觀念,而後行成了天下秩序,造成週遭諸國主動被動的拉入了此一秩序,以下我們就來探討中國的天下秩序的行成。 補: 天下一詞從尚書開始就出現, 後來即普遍流行於中國經典之中. 中國之「中」乃是「中央」之意,西力東來前中國乃是世界之中心,以華夏為核心,擴散出儒家教化,是這一套秩序的運作方式。 《左傳》:“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天下」、「天下法」「天下秩序」 自殷商時代起,殷人〈居於今河南〉認為上帝主宰世界,殷王〈自稱「余一人」〉是上帝派到人間的,所以把周遭部落視為附庸,周人滅殷,繼承此一觀點,把上帝改成天,王改成天子,延續了此一自我中心的天下觀,蘇聯漢學家L.Perelomov以詩經 商頌「玄鳥」、「長發」二篇認為中國本位的世界觀形成於此。〈林毅夫/林建一譯,2006〉 周代實施封建制後,「天下法」以達完備,而後隨時代發展,重點在於如何實踐德、禮、政、刑四大要素,依國力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實踐,但自漢以來,無不努力實現之。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 中國的天下秩序即是以華夏為核心的同心圓有機結構,由實行德教的華夏為核心展開。 事實上,不單是中國,古代交通不便,大帝國都以為自己是世界之中心〈Joseph S Nye,2005〉只是中國延續最久罷了。 商頌:玄鳥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治理那四方封彊)。 方命厥后(普遍號令各方諸候), 奄有九有(洲)。 商之先后(先君後君),受命不殆(不敢懈怠), 在武丁(王)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龍旗十乘,大糦是承(祭以豐富酒食)。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治理)彼四海。 四海来假(四海諸候來朝覲),来假祁祁(眾多)。 景员维河(殷地有山有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荷,享有)。 天下秩序的原理 1 結合原理 古人以天子為君為父,君對臣行王化,父對子行教化,以君、父雙重身分行統治,統治臣子,理論基礎在於尚書 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皇帝制度首創於秦,定於漢制,秦代已有內臣外臣之分,各個蠻夷的君長,都是秦的外臣,但沒有封建之下的父子親情,只是想做到「宇內無不臣」,只靠君臣關係維繫天下秩序。因為法家影響使然。漢代君為父的觀念才開始出現。 漢代以後,除了法,亦也談禮,往後的以君長對外行天下一家的教化正式成立。 例 漢文帝元年三月詔曰:方春和時……吾百姓鰥寡孤獨窮困之人,或 阽(音店, 臨)於死亡,而莫之省憂,為民父母將何如? 孝文帝二年《遺匈奴書》:今天下大安,萬民熙熙,獨朕與單于為之父母,……使兩國之民若一家子 開皇十年,隋文帝璽書:朕受天命,愛育率士,……朕於蒼生,悉如赤子,……普天之下,皆為朕臣 封建制度是基於宗法而建立的政治制度,本質上是以血緣為骨幹;對於異姓,則以婚姻加以結合,於是天下一家,四海皆兄弟的倫常關係乃告完成。 漢代以後,因為復活了部分的封建制,所以社會結構中的血緣紐帶,乃至擬血緣紐帶的結合,成為日後王朝統治所要掌握的重要原理。 在這樣的前提下,君臣關係之外,再講求父子關係,甚至舅甥關係〈如與外族之和親關係〉,始成為天下秩序的重要原理。 2 統治原理 統治原理是根據君臣結合原理而付諸實施的行政措施. 對於內臣,為「個別人身支配」,皇帝可以直接控制他,透過各種賦稅刑罰禮儀, 支配方式從稅地稅人到稅戶: 《通典》卷四「食貨典賦稅條例」:「夏之貢,殷之助,周之藉,皆十而取一,蓋因地而稅,秦則不然,舍地而稅人。」 至唐德宗實施兩稅法,建立「戶無土客,已見居為簿,人無丁中(大小),以貧富為差」(見後兩張PPT說明)的原則以後,國家的統治原理,由計口轉而重視按戶,乃告確定,直至明清,乃至晚近,大致仍遵循此一原則。 土客、丁中的說明 即是不再區分土戶(本貫戶)﹑客戶(外來戶)﹐只要在當地有資產﹑土地﹐就算當地人﹐上籍徵稅。這是為了解決一些官僚﹑富人在本鄉破除籍貫﹐逃避租庸調﹐而到其他州縣去購置田產﹐以寄莊戶﹑寄住戶或客戶的名義享受輕稅優待的問題。 同時不再按照丁﹑中(見前頁丁中表)的原則徵租﹑庸﹑調﹐而是按貧富等級徵財產稅及土地稅。這是中國土地制度史和賦稅制度史上的一大變化﹐反映出過去由封建國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佔有(或私有)的原則變為不干預或少干預的原則。從此以後﹐再沒有一個由國家規定的土地兼併限額(畔限)。同時徵稅對象不再以人丁為主﹐而以財產﹑土地為主﹐而且愈來愈以土地為主。(中國大百科全書) 但外臣遠在天邊,「政」要如何達? 對於外臣,行使的是「君長人身支配」各國君長各守其境各率其眾,接受天子之冊封,如有違背,天子可以出兵懲處,視為用刑,稱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