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彩的民间艺术PPT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发源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梅山或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戏 《天仙配》 地方曲艺 京韵大鼓 天津快板 吴桥杂技 山东快书 东北秧歌 安塞腰鼓 返回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汉族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天津快板 快书和快板在表演形式上均十分简单,一般由演员站着以手持击节的小型打击乐器,自行伴奏说唱。有一个人表演的“单口”形式,两个人表演的“对口”形式,和三个人或三人以上表演的“群口”形式。 山东快书 吴桥杂技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汉族民俗杂技艺术。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 当地人们把杂技叫作“耍玩意儿”,民间流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 吴桥人练杂技有古老的传统风俗。中国吴桥杂技团,建立于1955年,是杂技之乡唯一的专业文艺团体,阵容庞大,设备齐整,实力雄厚它汇集了杂技之乡最著名的杂技艺术家100余人,中国吴桥杂技团的演出节目构思新颖,技艺纯熟表演惊险、奇特、幽默、滑稽,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 在吴桥县境内,无论是村庄农舍,还是田间地头,或是街头院落,到处可以看到演练杂技的动人场面。劳动工具或生活用具,都可以当作演练杂技的道具。有些杂技世家,从一两岁起就训练小孩子的杂技功底。 多彩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包括地方曲艺和民间工艺。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家乡人的喜爱。 地方戏剧 西北秦腔 东北二人转 四川川剧 黄梅戏 返回 好听好看的家乡戏剧、曲艺 京剧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京剧行当:“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脸谱 红脸代表忠勇 黑脸代表猛智;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秦 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今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为古西秦之地,经史料考证,西秦腔源于甘肃天水,后经来往商客带入长安,使其得以壮大,发展 。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剧照 《花亭相会》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脚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 《三娘教子》剧照 二人转 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川剧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变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