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PDF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所属朝代:未知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译文及注释 译文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连你这个 像谢安的山林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 ,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滞留京洛又缝春 衣已过一载。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你行 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 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 稀少而徒自感慨! 注释(1)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季通,荆南人(治所在今湖北 江南),王维好友。 (2)圣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3)英灵:有 德行、有才干的人。 (4)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借指綦毋潜。 (5)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 指隐居生活。 (6)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这两句指虽然未能考中,但不 是因为没有才能。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 。吾道非:《孔子家语·在厄》记载:“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 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是指 孔子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到阻碍。(7)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这两句诗说綦毋潜落第后将取道洛阳经过江淮回家乡。寒食:古人以冬至后 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京洛:指东京洛阳。江淮:指长江,淮水 ,是綦毋潜所必经的水道。(8)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违:分离。 (9)行当:将要。桂棹:桂木做的船桨。(10)未几:不久。 (11)“吾谋 ”句:左传记载:“士曾行,绕朝赠之以策(马鞭)曰:‘子无谓秦无人,吾 谋适不用也。’”适,偶然的意思。“吾谋”句说綦毋潜此次落第是偶然失败 。(12)知音稀:语出《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参加科举考试落第的綦毋潜予以慰勉、鼓励。开 头四句言当今正是太平盛世,人们不再隐居,而是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 “圣代”一词充满了对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赖和希望。“尽来归”,是出仕不久 、意气风发的诗人对天下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发归隐,而要振 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五、六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 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七至 十句是劝綦毋潜暂回家去。“度寒食”、“缝春衣”,是从时令上提醒对方 ,含有关切之情。“江淮”、“京洛”,从路线的选择上提出建议,含有送别 之意。“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 望。十一至十四句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 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最后两句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 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 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之辞很能温暖人心 ,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 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读这样一首送别诗,会让人有一波感 动,有一份温暖,不仅被诗人对朋友的谆谆告别语所感动,更被诗人对朋友的 殷殷慰勉情所温暖。 创作背景 綦毋潜是在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的,因此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