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PPT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化学治疗的概念 一、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使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寄生虫、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引起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机体、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理想的抗 病原微生物药物应具备的条件 1、选择性高 2、不易产生抗药性 3、毒付作用小 4、优良的药动学特性 5、性状稳定 6、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三、几个重要概念 抗菌谱:抗菌药物抑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范围 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抑菌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药物。 磺胺类、四环素类 杀菌剂:能杀灭微生物的药物。 青霉素、链霉素 最低抑菌浓度: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能够杀灭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药物浓度。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 1、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粘肽,青霉素类、头孢类、杆菌肽、万古霉素、磷霉素 2、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多粘菌素、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新生霉素 3、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 4、影响叶酸合成 磺胺类、TMP 5、抑制核酸代谢 利福平、喹诺酮 ;(二)病菌改变膜的通透性以增强膜屏障作用 病菌细胞膜中的微孔蛋白发生改变,使四环素、氨基甙类不易透过细胞膜。 (三)菌体内与药物结合的靶位的改变以降低病菌与抗菌药物的结合力 敏感菌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种类增多,使敏感菌与青霉素类药物结合能力下降。 敏感菌核蛋白体30S上面的链霉素受体P10的蛋白质发生改变,使敏感菌与链霉素结合力下降。 (四)病菌形成代谢拮抗剂与药物争夺靶酶。 金葡菌形成较多的对氨基苯甲酸,与磺胺类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磺胺药作用下降。;;1、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 萘啶酸 主要作用于G-肠杆菌;;常用的喹诺酮类品牌: 悉复欢(环丙沙星)、泰利必妥(氧氟沙星,日本第一制药)、康泰必妥(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左氧氟沙星,日本第一制药)、来立信(左氧氟沙星)、利复星(左氧氟沙星)。; ;四、各种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一)诺氟沙星(氟哌酸) 作用特点 第一个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对 G –、 G+菌均有效,抗菌作用强。对绿脓杆菌、淋球菌有强大杀灭作用。 主要用于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及淋病。;;(三)氧氟沙星 作用特点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药浓度高而持久,痰中浓度高,胆汁中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7倍。 左旋体的活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小。 为广谱、高效抗菌药,抗菌谱同诺氟沙星相似,但抗菌作用更强,抗 G+菌作用为诺氟沙星(氟哌酸)的2~4倍,对G –菌包括绿脓杆菌与诺氟沙星有同等强大的杀灭作用,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妇科感染、浅表化脓性感染、眼耳鼻感染等。;(四)环丙沙星 作用特点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8~60%,血药浓度较低,需静脉滴注。 抗菌谱广,对G+、 G –菌的抗菌作用比其它喹诺酮类药物更强,为活性最强者。抗菌谱和不良反应与诺氟沙星相似。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全身各系统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五、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20世纪90年代各国投放市场的新喹诺酮有11种:洛美沙星、托氟沙星、替马沙星、芦氟沙星、氟罗沙星、司氟沙星、那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格帕沙星、曲阀沙星、阿拉沙星,这些新喹诺酮与过去的第三代品种相比,或在抗菌作用或在药代动力学性质或在两方面都有所改善,各有其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针对第一、二、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缺点,已开发出了约50种各有特点的新一代诺酮类药物。其中已完成临床试验的有巴洛沙星、克林沙星、格替沙星、帕株沙星、鲁丽沙星、莫西沙星。 这些新喹诺酮的共同特点是既保留了抗G-菌的高活性,又明显增强了抗G+菌的活性,并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有较强作用。 ;当前新喹诺酮类研究的主要趋势 1、抗菌活性的改造 如西他沙星对G-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