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练习 历史试题
哈师青冈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 40小题共40分)
1.“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孙子兵法·伐谋篇》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何正确理解这段话
A.孙子注重战争中攻城器械的作用 B.孙子主张和平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C.孙子注重战争中交通工具的作用 D.孙子强调武力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A.儒学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B.儒家以外各学派消亡
C.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强化 D.思想控制越越宽松
5.清康熙帝表示:“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弘巨。”下列各项属于“朱子”思想的是
A.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 B.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C.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D.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6.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7.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
8.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世纪间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①雕版印刷术 ②记录太阳黑子
③实测地球子午线 ④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传统科技催生资本主义社会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学技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 D.三大发明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10.司南发明之初,它的使用必须有地盘(刻有干支)配合才能使用。南宋罗盘不但有子午正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两个方向之间有一夹角,即磁偏角。上述材料反映了
A. 传统科技催生近代科学 B. 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迷信
C. 传统科技的自我完善 D. 中国古代海域不断扩大
11.观察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图1《农政全书》书影 图2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12.东汉书法家蔡邕提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的观点,体现上述书法理论的作品是
A.《泰山刻石》 B.《多宝塔碑》 C.《颜氏家庙碑》 D.《兰亭序》
13.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扩大不问门第的科举制录取人数,文人阶层不断壮大。同时,随着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士人更加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情趣的修养。上述原因导致
A.宫廷画的发展 B.文人画的兴盛
C.小说插图流行 D.百姓喜爱年画
14.《清明上河图》是民间风俗画的代表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下)试卷答案(85分).doc
- 化学上期必考知识点复习.docx
- 化学学科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docx
- 化学鲁教版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doc
- 北京华罗庚学校四年级奥数补习教案 速算与巧算.doc
- 化学: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公开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北京市东城区2018年高中春季会考考前综合练习.doc
- 北京市昌平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 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