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 观察与发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观察与发现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二、课标要求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情趣,并期望有所发现。引导学生学习本组内容,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四、教学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4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5、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6、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让学会僧体验观察的乐趣。
7、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练习修改习作文。
五、教学方法与媒体: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借助相关图片及课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
5.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诗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游山西村》以一个“游”字贯穿全文,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愉一片的气象和乡间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行,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背诵积累古诗有一定兴趣,但理解起来颇有难度,宜在启发引导上多下功夫。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
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重点难点突破:《题西林壁》抓住“横、侧远、近、高、低”等字体会诗人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的道理。《游山西村》抓住“莫笑、足柳暗花明”等字词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蕴含的哲理。
教学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11)
课前三分钟:1、检查背诵原来学过的古诗
学生展示
3、说说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题西林壁》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二、按学习步骤学习《题西林壁》
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
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二次备课:激趣导课
世间尤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本课两首诗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首诗。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UM)百胜验厂审核详细要求清单.pdf VIP
- 四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云南彝良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探讨.docx VIP
- 三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2025年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教案 第1课 了解世界旅游业(一).pdf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pdf VIP
- 2022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工作手册.pdf VIP
- 电子课件自主学习修订版第一单元开启自主学习的旅程.pptx VIP
- JBT 4333.2-2013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