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清照词的愁情
论李清照词的愁情
【摘 要】李清照的词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书写着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她的词不论是写少女的闺阁情愁,还是写少妇相思幽怨的离愁,或是写老年孀妇凄苦境遇的悲愁,都表现出丰富而复杂、深透而隐晦的浓浓愁情,读来震撼人心。
【关键词】李清照;情愁;离愁;悲愁
前 言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作家。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精通音律,擅长书画。在中国古文坛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异样的光彩。她一生著作颇丰,词作方面留有《?玉词》。其中绝大部分为抒情词,而书写愁苦情怀的达百分之八十,在作品中直接用到“愁”字的就有十五处之多。其它诸如“泪”,“怨”,“恨”等字在她的词中更是屡见不鲜。无论是前期闺中生活的闲愁、夫妻暂别的相思浅愁,还是后期夫死家亡的哀愁、国破流离之浓愁,一个“愁”字成为易安词中的主旋律。作为女性词人,她又具备男性所不具备的细腻、善感,加之独特的经历,所以她对离愁别绪的体会就格外真切、格外深刻,以至把愁绪写到了极致。李清照也就变成愁的化身,下面简单介绍下李清照的词中的几种愁情。
一、单一淳朴的情愁
李清照有着良好的早期教育和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无忧无虑长大的她对美好事物有一份独特的敏锐和细腻的情感。如在《点绛唇》说“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的李清照天真、纯朴、活泼开朗,常爱荡秋千、踏青。荡罢秋千,“溥汗轻衣透”,正在这时,有人来了,狼狈急走,可又想看看来者是谁。“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化用李白《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而来,表现了少女渴望青梅竹马般甜美的爱情生活的激动心情,同时又将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那种既怕被人发觉,又想偷偷看看,于是借“嗅梅”来掩饰自己内心活动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少女李清照的天真纯朴和内心的细腻多情。而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可谓是两情相悦、志趣相投的美满婚姻。然而婚后不久,李清照因父亲李格非被诬“元?奸党”,公公赵挺之却升迁为尚书左右丞,崇宁二、三年连续两个苛昭,使李清照受到牵连,她在京城已无立足之地,不得已与赵明诚离别回原籍山东投奔父母,这一时期的词就记下了这位少妇的离愁和受父牵连而变幻莫测的生活境况。
二、内涵复杂的离愁
李清照18岁就嫁给了赵明诚,夫婿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因而婚姻生活美满并充满诗意。夫妻相爱甚笃,离别的相思便也化作幸福的愁绪。在李清照现存的几十首词中,反映离情别绪的占了近一半,大多数是写婚后丈夫出仕后的离别相思之苦。
在《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首抒情的小令真挚而又深沉的抒发了词人对初婚不久即离家远行的丈夫的思念。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因而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结句通过“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下”一“上”,展现“闲愁”由表情向内心的转化,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形象地写出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缠绵不已的离情别绪。在《满庭芳》中,作者借梅花被风雨摧残蹂躏的悲苦命运来写照自己当时的境况。“又何必,临水登楼”这一句是借用王粲作《登楼赋》不被曹操重用的典故,表明自己被丈夫抛弃,因而发出一连串的感叹。在《临江仙》第一首中作者写到“感风吟月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这一“无成”并非指事业无成,而是言丈夫作了不归的“武陵人”而自己已老再无老蚌生珠之望,故谓“无成”。这是一种比“婕妤之叹”更甚的“庄姜之悲”。从这些词作中,我们也深感到她那沉重的心理负担,那种欲说还休,欲哭无泪的心痛。婕妤之叹,无嗣之悲时时刻刻在折磨着她。从与丈夫在青州屏居后到四十六岁丈夫去世前的整个中年时期,她的词,她的人生都笼罩在这种复杂深重的离愁悲苦之中,然而在这种生离的愁苦、悲伤中还是包含着词作者的期盼,冷清中还有着热烈的渴望,渴望与丈夫最终团聚的那一刻。
三、国破家亡的悲愁
李清照的前期因家庭和时世所累而愁苦不堪的话,到她的后期,也就是南渡、丧夫之后,她更经历了人世上少有的悲惨遭遇。北宋灭亡,李清照与丈夫被迫离开故乡,辗转南渡到了建康,二年后,赵明诚在奉诏赴湖州太守任途中,因病身亡。李清照倍受打击,之后便流落到杭州,越州,金华等地。后来,又改嫁于张汝舟,张汝舟是一个假面书生,他贪图的是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金石。“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李清照请求诉讼离婚,历经磨难终于成功,但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