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生白鹃梅繁育技术研究
野生白鹃梅繁育技术研究
摘要:对武汉市黄陂区野生白鹃梅[Exochorda racemosaRehd]的繁育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及其处理浓度对野生白鹃梅种子的发芽率和枝条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在扦插繁殖试验中,以嫩枝扦插成活率最高,硬枝扦插的成活率结果极不理想;嫩枝扦插以1 000 mg/L的萘乙酸速蘸5 s处理的成活率最高;在种子繁殖试验中,以1 000 mg/L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 ,并且种子不存在休眠特性,可随采随播。
关键词:白鹃梅;繁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Q949.751.8;S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4225-03
Breeding Research of Wild Exochorda racemosa
JI Xiao-mei1,CHEN Fa-zhi1,DONG Yan-fang1,YUAN Wei2,TONG Jun1
Abstract: A series of tests about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ling breeding technology of Exochorda racemosa Rehd in Huangpi district in Wuhan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obvious difference in germination percentage and survival rate due to different treatment reagents and concentrations. In branch cuttage test,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occurred the soft branch cuttage test with 1 000 mg/L naphthylacetate treated for 5 seconds, the result of the hard branch cuttage test was not ideal. In the seed breeding tests, germination rate of seed treated with 1 000 mg/L gibberellin was the highest. The optimum germination temperature was 20 . The seeds had no dormancy and they could be planted immediately after harvest.
Key words: Exochorda racemosa Rehd; breeding; techniques
白鹃梅[Exochorda racemosaRehd]为蔷薇科白鹃梅属落叶灌木,多呈小乔木状,是一种集观赏、食用和绿化为一体的木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中及华东地区,黄河、淮河及长江流域均有野生分布。目前这一珍贵的野生植物还处于民间自生状态,园林绿化中仅有少量应用,对其研究甚少。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初步了解了其生理特性及繁育要点,这将为这一优良野生植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分别在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和武汉法雅园林集团公司江夏区保福基地进行。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位于武汉市东部,所在地海拔67 m,地理位置为北纬 30°30′60″、东经114°27′05″,年平均气温16.2~16.7 ,年降雨量1 140~1 265 mm,年平均无霜期237~271 d,土壤为黄棕壤,土层深厚。保福基地位于距武汉市70 km的南郊,地理位置为北纬30°09′14″、东经114°25′29″,海拔41.6 m,土壤以棕黄壤为主,属丘陵地带,境内岗岭、湖汊交错,地势起伏不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6 ,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降雨量1 000~1 460 mm,自然条件较好,适宜发展农林业生产。
1.2材料
白鹃梅种子采集时间为2009年10月下旬,采集地点为武汉市黄陂区蔡店乡姚家山村野生白鹃梅的主要分布区;扦插试验的白鹃梅插穗采集于该区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年母株枝条,插穗采集时间分别是 2009年11月22日、2010年3月22日、2010年6月22日、2010年9月22日。
1.3种子试验
对采集的野生白鹃梅成熟种子测其种子规格、千粒重和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