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庄子的思想.ppt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庄子的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庄子的思想

庄子思想的核心——自然 事例举证:树上挂着一只苹果。甲说 :“我想吃它”,乙说:“我想画它”,丙说:“我想实验它”,丁说:“我想爱护它”。 事例分析:四个人分别从实用、欣赏、认识、爱护的角度说明宇宙与自我形成了各种复杂关系,自我也分裂成了精神的我和肉体的我。这样一切都乱套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庄子看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倒退,倒退到认识、实用、欣赏、爱护之前的世界,这是一个物我合一、自由自然的状态。 庄子思想形成探源 ——由愤世嫉俗到超世脱俗 庄子所处的时代:鲁国三分公室、四分公室,晋国三家分晋,秦国商鞅变法,齐国发生了田氏代姜。 庄子对现实的深刻揭露与批判,代表作:《胠篋》“田成子一旦弑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自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 “为之斗槲以量之,则并与斗槲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 ,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庄子寻找的治国之良方: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实行愚民政策。 “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庄子思想的哲学高度 ——泯灭一切是非标准的相对主义 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存在:代表作《齐物论》、《秋水》 不分是非:“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不分大小寿夭:“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不分美丑:“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绝骤。” 人也是相对的存在:“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秋水》篇集中阐述了相对主义,河伯“望洋兴叹”,借北海若之口说出:“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评价:陷入不可知论 庄子思想的人生体验 ——逍遥无为,一切顺应自然 尊重人的本性,崇尚自然。代表作:《秋水》、《应帝王》  《秋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应帝王》中浑沌开七窍的故事。(倏、忽、浑沌) 对人的现实生命的认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山木》中记载的大树因不材而生,鹅因不材而死的故事。  庄子认为要解决这对矛盾要做到处于材与不材之间,进而超越它。 对人的精神状态的认识——逍遥无为,物我合一  《秋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  夏雨田:将人生的悲剧变成喜剧。 庄子的养生哲学——安时处顺。由《养生主》到《逍遥游》 庄子的思想 一、庄子思想的核心——自然 二、庄子思想形成探源——由愤世嫉俗到超世脱俗 三、庄子思想的哲学高度——泯灭一切是非标准的相对主义 四、庄子思想的人生体验——逍遥无为,一切顺应自然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