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doc

浅析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

浅析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 洛门初中 马海军 一、课程标准推行的是大众教育,它给出了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最低标准,一些初中物理教师认为达到课标要求就行了,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全体学生都要达到这个标准,除此之外,对于优秀学生或者上一般的成绩的学生教师应该引导他们跃过这个最低标准。课标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弹性。这样一来,对于那些初中毕业后便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具备了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科学素质了。对于那些希望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学生来讲,仅达到课标要求就远远不够了,因为假如仅达到课标要求由于上文中已经介绍的调整情况,很多知识点对升入高中之后的学习意义很大,作为初中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利用已把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去进行那些知识点的探究,待他们得出结论后教师还应该鼓励他们尝试着将这些结论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去。 科学探究活动很不到位,很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应该有的知识结构,学以致用更无法谈起。很多探究活动并不完整,没能得出探究结论,课标虽然答应这类现象的发生(因为课标强调经历过程是亲身体验),但教师指导不力,组织欠妥是不容置疑的。 探究活动的设计处于过渡阶段,很不科学,因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很难得到突处。比如:在探究活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中,教科书是这样设计的: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看起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① 找触面所受压力。 ② 找触面粗糙程度。 ③ ……这种设计,明显制约了学生的想象:“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这些例子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列举,教科书只需要提供一种情境:一个箱子放在地面上,什么情况下推起来比较费力呢?请同学们写出猜想: ① …… ② …… ③ ……。这样学生的思维将更加广阔,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想法也会得到充分暴露。而教科书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因素,很不好,这实际上就是告诉学生知识了。我们认为探究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对某一问题提出的猜想,应该是由学生自己猜想,教科书和老师都不能代替,但上例中这些就由教科书代替了。第二层次,就是检验猜想的途径即探究方法,也应该由学生自主设计,这实际是探究活动的核心所在,是探究活动中最富于魅力的地方,但我们的教科书同样也为学生代劳了,看一下上例找下去的设计: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随之绘出三幅图,介绍实验方法,下面还附有具体的文字说明,这算什么探究方法呢?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检验猜想的方法呢?这一环节恰好能闪耀物理聪明的光线,恰好是探究活动的精髓与灵魂,教科书给出了,学生还怎么思考呢?这种取代学生思考的探究,应该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探究,是假探究。 加强物理概念教学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也就失去了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因此概念教学是极为重要的.㈠注重物理概念的特点.物理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出区别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共同的特征.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的.物理概念还具有各自的特征.㈡把握好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基本过程:感知、理解和运用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㈢注重物理概念教学.教师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了解、观察大量的物理现象,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达到了解现象、取得资料、发掘问题和勤于思考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用准确的、简洁的物理语言给出准确的表述.通过与有关相近概念的对比和适当的练习来巩固、深化概念.为了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建议初中物理教师,调整教材,创新教材,具体做法如下:(以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为例):对于较差的学生,我们交给他们实验思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均已印好的报告单,只空数据表及结论,让他们动手操作,收集数据,归纳结论;而对于中等生,只提供实验思路,至于器材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记录,结论的归纳均由他们自己完成,对于优秀生,只给出浮力这一线索,要他们椐此确定实验思路,自己探究出本节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即想到设法去收集那一部分刚好由于物体没入而被排开的液体,教材经过这样的处理,效果将大不一样。 由于课标在教学内容上大幅度降低了难度,甚至删减。物理知识传承的弱化是正常的,也是课标所预料的,这并不可怕,作为初中物理教师,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利用探究的方法去构建那些知识(少数优秀生,切莫一刀切)。另一方面对于无法用探究方法得到而课标明确删去或作降低要求的内容,就不要引入,否则会乱了学生心,这样也为高中与初中的衔接提供了广阔天地。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