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电路原理精典PPT讲解、第一章PPT.ppt

考研专业课-电路原理精典PPT讲解、第一章PPT.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考什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四章 电路定理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第六章 储能元件 第七章 一阶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八章 相量法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第十四章 动态电路复频域分析 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 3 如何做? 四个环节: 重温基础知识 模拟实战练习 扩充知识内容 学习解题思路 4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元件 1.5 电阻元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Circuit model and circuit laws) 5 3 负载 电路是为了传输、转换电能或传递、处理信号,由一些 电气设备或元件按一定方式联结起来的电流通路。 1 电源 一、电路的作用与组成 1).电能的传输与转换(电力系统) 1、电路的作用: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model) 6 一、电路的作用与组成 2).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电路的组成: 1)电源(source) :提供能量或信号(如:电池、发电机、信号源); 2)连接导线(line) :联通电路,输送电能; 3)负载(load):将电量转换为非电量(如:电机、电灯、扬声器)。 1、电路的作用: 8 二、电路的模型 工程上,为了简化计算,常忽略实际部件的次要因素 而突出其主要电磁性质,而把它看成理想电路元件。 9 构造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10 电路实体 电路模型 用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 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二、电路的模型 11 电压(U)、电流(I)、电荷(Q)、磁通()、 电功率(P)、电能量(W)等。 在线性电路分析中常用电流、电压、电位等。 一、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reference direction) 12 13 元件(导线)中电流流动的实际方向有两种可能。 参考方向:任意选定一个方向即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1、电流的参考方向 二、电路中的参考方向(reference direction) i 0 i 0 电流方向的表示方法: i 14 2. 电压的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u + – 1. a、b哪点电位高? 2. I=?  15 电压参考方向的三种表示方式: (1) 用箭头表示: (2) 用正负极性表示: (3) 用双下标表示: 电动势(E)和电压(U)的区别: 电动势(E)的实际方向是由负极指向正极,即电位升的方向; 电压(U)的实际方向是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压降的方向. 16 元件的 u,i 通常采用相一致的参考方向,称之为关联参考方向。 3. 关联参考方向 17 试判断下图中的三个元件,哪个是关联参考方向? 18 1.3 电功率和能量 (power) 一、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 功率的单位:W (瓦) (Watt,瓦特) 能量的单位: J (焦) (Joule,焦耳) 19 二、功率的计算和判断 u、 i 关联参考方向 P0 吸收正功率 (实际吸收) P0 吸收负功率 (实际发出) 20 功率计算实例 P=8×7=56W 消耗功率的电路器件: 电阻(灯泡等):电能→热能 电动机:电能→动能 P= -8×7= -56W 释放功率的电路器件: 电 池:化学能→电能 发电机:机械能→电能 21  上述功率计算不仅适用于元件,也适用于任意二端网络。  电阻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吸收)功率,而电源在电路中可能吸收,也可能发出功率。 例 U1=10V, U2=5V。 试分别求电源、电阻的功率。 解:I=UR/R=(U1–U2)/R=(10–5)/5=1 A PR 吸= URI = 51 = 5 W PU1= -U1I =- 101 =- 10 W PU2= U2I = 51 = 5 W P发= 10 W, P吸= 5+5=10 W P发=P吸 (功率守恒) 22 理想电路元件( ideal circuit elements) 理想电源元件 理想无源元件 理 想 电 压 源 理 想 电 流 源 电 阻 R 电 感 L 电 容 C 23 1) 电阻的外形图 potentiometers 1.5 电阻元件 ( resistor ) 24 2). 符号 电压与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