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政史地]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材料四: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 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及其文化和语言很快消亡,所以他是千古罪人”。 但也有人认为孝文帝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 你同意哪种观点? 为什么?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王莽改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5、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6、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平城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B.增加财政收入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 10.下列对于民族融合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民族界限逐渐缩小 B.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逐渐趋同 C.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融合 D.少数民族都变成汉族 11.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孝文帝对于北方汉族来说是一个征服者,他为什么要向被征服者:汉族学习,实施汉化政策呢? 其一,汉族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各方面都有比游牧文化更为先进,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客观上讲是顺应时势。 其二,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 其三,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终失败 的教训,同时鲜卑族相对较少,必须学习汉族人的文化才能统治好国家;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宋 齐 梁 陈 北朝 南朝 C B D C B C D B C D A * 前秦政权的灭亡使得黄河流域 再次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在 这种乱境中哪个民族将会再次 统一黄河流域呢?这次统一还 会是短暂的吗? 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 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时间:3分钟 任务:快速阅读“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完成助学上的“预习笔记”, 并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是民族融合? 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东汉末年以来统一过黄河流域 的政权有哪些? 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怎样相互影响的?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胡服 汉服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匈奴贵族刘渊熟读儒家经典,精通《孙子兵法》 居住在边境的汉族从事畜牧业 少数民族(游牧)开始农耕生活 少数民族妇女身着汉族服装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方凳 胡床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相互学习、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木兰辞》北朝民歌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 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 ,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 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 (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 (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