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变化20年
香港变化20年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一天,香港重回祖国怀抱。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基本法承诺香港回归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一路走来,保持了繁荣稳定。 繁荣依旧 “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一路走来,保持了繁荣稳定。
更加繁荣――经济之变
GDP――2016年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较1997年累计名义增长81%;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到33.9万元。
财政储备――财政储备在2017年3月31日预计近10000亿元,较1997年3月底的3707亿元增长超过一倍。
外汇储备――截至2017年2月底,香港金融管理局管理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由1997年12月底的928亿美元增至3905亿美元。
贸易――2016年香港是全球第七大商品贸易经济体系。同年,香港的货物贸易总额为75966亿元,进口为40084亿元,整体出口为35882亿元。
资本――香港有1900多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值总额约26万亿元,每日平均总成交金额达600多亿元。
就业――2016年总就业人数达380万人的纪录高位,较1997年增加约65万。
这是来自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一组数据,从数字表面的变化来看,香港回归后,在祖国大陆的强势经济带动下,确实呈现出一片繁荣。香港经济不俗的表现也得到国际机构的高度评价,瑞士洛桑管理学院近日发布《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此外,近20年来,香港在多种国际排名中都取得不错成绩,据统计,到2017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对本地企业实行税率低且操作简单的税制,对许多进口产品免税,成就了国际著名的自由港。香港健康的财政状况、自由的贸易和金融、廉洁的政府、高效的监管等,都受到国际评比机构赞誉青睐。
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的亲历者,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用“不简单”三个字来评价回归20年来香港的经济变化:“香港回归之后,遭遇了金融风暴、SARS,影响了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后来经济慢慢恢复,又重新发展起来,这一段过程不简单。”
超级联系人――关系之变
拥抱国家,面向世界,这是香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的原则。香港经济的不俗表现,与享有的“一国”和“两制”双重优势分不开。
自1985年起,内地就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16年底,内地已审批的外来投资项目中,44.7%与香港有关。来自香港的实际使用金额累计达9137亿美元,占全国总额51.8%。香港也是内地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地点:截至2015年,内地在港的直接投资累计达6569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9.8%。
香港回归20年以来,与内地的经济融合日趋紧密。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促进两地的经贸合作和发展。2015年,在CEPA框架下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基本上实现两地服务贸易自由化。
香港?e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促进和保护投资协议及民航运输协议等,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外向型的国际城市之一的地位。
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是不少港商的投资内地的首站。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李秀恒,就是其中一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内地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而香港工业腾飞势头正猛,工人严重短缺,工业用地供不应求。看到内地的土地资源和人力成本优势,李秀恒将几条劳动密集型生产线,逐渐从香港转移到深圳。从1987年在深圳坪山投资建厂,如今,打工起家的李秀恒发展成为身家百亿的香港“钟表大王”,生意横跨运输、金融、地产等多个产业。
维多利亚港潮起潮落,深圳河的另一边也时易世变。30年间,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过程中,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李秀恒看来,30年前,香港人投资内地还需教内地人如何做生意,帮内地引技术、做出口;回归之后,内地逐渐跟上香港的步伐,有竞争有合作;而近几年,香港更多时候要配合国家所需,内地市场需要什么,香港企业就提供什么。
“内地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两地经济关系变化是国家强大的必然结果。”李秀恒说,虽然经济关系反转,但对香港而言,机遇不减反增。一方面,香港继续作为内地联系国际市场的桥梁,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