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新技术研究和科技项目管理.pptVIP

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新技术研究和科技项目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新技术研究和科技项目管理

*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分布 中德两国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对比 元素 Cd Cu Pb Zn Cr Ni Hg 中国(2006) 平均值 2.01 219 72.3 1058 93.1 48.7 2.13 德国(2006) 平均值 1.0 300 37 714 37 25 0.6 德国污泥重金属变化 元素/年份 1977 1982 1986-1990 1998 2006 1977-2006减量比例(%)* Pb 220 190 113 63 37 17 Cd 21 4.1 2.5 1.4 1.0 4 Cr 630 80 62 49 37 6 Cu 378 370 322 289 300 79 Ni 131 48 34 27 25 19 Hg 4.8 2.3 2.3 1.0 0.6 13 Zn 2140 1480 1045 835 714 33 *1977 = 100% * 城市污泥中砂的粒径分布 完善排水系统的国家,污泥中砂的粒径一般都大于200μm 各污水厂砂中值粒度小于50μm,粒度小于200μm颗粒均在90%以上。 合肥城市污泥中砂的粒度累积密度分布 三.污泥处理处置科技创新 *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污泥稳定化 (厌氧、好氧、焚烧) 污泥减量化 (浓縮、脱水、干化、焚烧) 污泥无害化 (卫生填埋,焚烧) 污泥资源化 (厌氧沼气回收,焚烧热能回收,土地有机质利用,建材无机质利用) 以处理处置为前提的国际传统通用技术 * 先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与进步: 主要因素: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 主要目标: 能源高效回收 降低环境风险,安全处置 资源循环利用利用 * 日本测算,若将污水中的磷(每年5万吨)回收,解决本国磷矿石进口量的20%。 理论上1kg COD能转化成4 kWh电能 (Halim, 2012) 污泥污染物利用的潜能 C资源化利用 N资源化利用 P资源化利用 作为污水除磷脱氮补充碳源 产甲烷 产氢 制PHA 开发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制生物柴油 制生物碳土 提取蛋白 制氮肥 制磷肥 若污水中的氮全部利用,可占氮肥产量的30% (WERF, 2011) 1g COD理论上能转化成0.35m3甲烷,即12530kJ/g COD (Daigger, 2009) 转换效率高达36.9% mg C/mg C (Takabatake et al., 2002; Yan et al. 2006) 总氮和磷去除率平均提高约30% (Xiang Li et al., 2011) 最大能达到0.27 l H2/g COD (Prasertsan et al., 2008) 研究表明美国的污水厂每年可产生大约1.4*106 m3的生物柴油,相当于全美柴油需求量的1% (Dufreche et al., 2007) 碳减排12% (Woolf et al., 2010) 蛋白能最大化回收80-90% (Chishti et al., 1992; Hwang et al., 2008) * 先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污泥高效厌氧消化技术 高含固厌氧消化技术 污泥热碱处理发酵产沼气 污泥厌氧消化产氢 沼液氨氧化技术 污泥磷回收技术 污泥热解 超临界水解 重金属去除技术 污泥提取蛋白技术 * 污泥处理处置新装备 污泥干化焚烧 喷雾干化焚烧 污泥带式干化焚烧一体机 污泥转盘,桨叶干化 污泥板框真空脱水机 污泥高干离心浓缩机 污泥热水解装备 污泥热解装备 污泥提蛋白装备 污泥电渗析脱水装备 沼气提纯装备 * 强化厌氧消化手段—高含固厌氧消化技术 High solid anaerobic digestion 第一代厌氧消化池 污泥含固率3% 污泥降解率50% 第二代厌氧消化池 污泥含固率5% 污泥降解率50% 第三代厌氧消化池 污泥含固率10% 污泥降解率50% 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高含固消化物质迁移转化? 污泥的降解率提升的机制? Key issues: mass flow, increase degradation rate * 70年代以前 before 70s 70年代-2000年 70s-2000 2000年以后 after 2000 1 generation, solid content 3%, degradation rate 50% 2 generation, solid content 5%, degradation rate 50% 3 generation, solid content 10%, degradation rate 50% 强化厌氧消化的手段——热水解 Thermal hydrolysis pretreatment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