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拥抱世界非神话:因特网及其应用
莆田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4年4月 第七讲 拥抱世界非神话:因特网及其应用 莆田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4年4月 10年前,因特网的开发本是为了给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一种工具;10年后,它却改变了世界… 本章主要内容 因特网:你从何而来 中国因特网:正在大步迈进 因特网:一个精彩纷呈的神奇世界 因特网接入:连接世界的金桥 无线上网:从此走向自由之路 因特网:你从何而来Internet : where are you from? 冷战的副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 翻开美国人写的关于互联网发展历史的书,或者从互联网上查找这方面的资料,都少不了提起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I”。这颗卫星重约80公斤,差不多每天都要在美国人的头顶上飞过一次。喜欢“恶作剧”的苏联人似乎觉得这一颗卫星还不过瘾,仅仅在一个月之内,1957年11月3日,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II”又上天了。这颗重达500公斤的卫星,甚至还带了一只名叫”Laika”的6公斤重的短毛小狗进入太空做实验。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I”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被送入轨道,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 第一颗卫星的设计和制造,主要由前苏联著名的火箭和宇航设计师科罗廖夫领导的试验设计局完成。卫星由镀铬合金制成,重83.6公斤,外表呈圆球形,直径58厘米,轨道远地点为986.96公里,近地点为230.09公里,每96分钟绕地球一周。卫星载有两部无线电发报机,通过安置在卫星表面的4个天线,发报机不断地把最简单的信号发射到地面。世界各地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当时都接收到了这一来自外空的信号。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轨道上运行了92个昼夜,绕地球飞行1400圈,总航程6000万公里。 太空狗“莱卡” 不甘落后的美国人 在此期间,同样处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毛泽东主席率中国代表团访问了苏联。他在一次会上曾经不无讥讽地说:美国人有什么了不起?苏联老大哥把人造地球卫星抛上了天,美国人哪怕抛个山药蛋上去给我看看。 敏感的美国人把苏联的卫星看作是对自己技术落后的严重警告,当然要急起直追。1958年1月31日,他们终于把“山药蛋”给抛了上去。然而,与美国普通百姓听到的卫星上天的“喜讯”不同,技术专家们都非常清楚,这颗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的人造地球卫星“Explorer I”,的的确确只是一个“山药蛋”!比起苏联此前发射的卫星,美国的“Explorer I”实在是小得可怜。这颗卫星只有8公斤,其重量也许还不如苏联第二颗卫星中携带的狗! 通信网络:美国人的软肋 美国军队的通信网络也令人担忧。尽管这些网络按照当时的标准是高水平的,但是,这种由中央控制的网络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想到,只要摧毁这种网络的中心控制,就可以摧毁整个网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军队通信联络的网络化程度越高,受到破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更何况这种网络在原子弹面前是如此脆弱,很可能用一颗原子弹就可以切断整个美国军队的联系。 美国军队的威信和权威,甚至自信心,一下子降到了最低点。 阿帕网:Internet之先驱 1962年,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 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Internet:简史从头看 Internet:世界变小了 中国因特网:正在大步迈进 CNNIC:“因特网之中国网管” 97年6月3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宣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员会成立——一个非营利性的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并授权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CN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运行和服务进入更加有序、完善和规范的发展轨道。 CNNIC每年1月都会发布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组织知识清单.docx VIP
- DB44_T 2647-2025 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安全使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24年注会《战略背诵口诀表》.pdf VIP
-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详细讲解.docx
- 曲线积分与曲线积分.doc VIP
- 梅毒螺旋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参考】.doc VIP
- 2025年云南大理经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第二批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机构设置运作机制和流程.doc VIP
- 中国红磷阻燃剂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云南大理经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第二批招聘3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