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pptVIP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五章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学生A:文化就是知识,课本上介绍的知识就是文化, 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 学生B:文化不只是写在课本上的知识,街头上的雕 塑,电视里的节目,各种民族舞蹈等虽然不 写进书本,但我认为它们属于文化。 学生C: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文化,应是精神上的东 西才是文化。 [讨论]:谁说得对,为什么?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1、文化的定义 (1)泰勒:; (2)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 克罗伯和克鲁克洪;文化的表现: 工具发展 :(新、旧)石器、 青铜、铁器文化 主导产业 :农业、 工业、 信息产业文明 时间角度 :古代、 近代、 现代文明 宗教角度 :基督教、 佛教、伊斯兰教文化 地域角度 :东方、 西方文化 起源角度 :大河、 山(玛雅)、 海文化 颜色角度 :黄色、 蓝色文明 国家角度 :华夏、大和、 美国文化 内容角度 :物质、 制度、 精神文化 文化主体 :精英、 大众文化 社会形态 :原始、 奴隶、 封建、 资本 、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生活 :游牧、 农业、商业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1.文化结构图;2、文化内容;B.行为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 C.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结构虽然出现不同,但三种文化却相互联系,有时难分开。 如,一座建筑物,以民居为例,建筑材料属于物质文化,建筑风格属于制度文化,装饰、摆设属于艺术文化,所以一座建筑物在文化上表现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 人类的文化活动是一定地域条件下进行的,地域的地理环境条件影响物质文化,从而影响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文化又综合作用于地理环境,改变地理环境。 一定地域空间文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系统。;三、地域文化系统的层次关系 文化圈 文化区 文化系统 文化丛 文化因子 ;1、文化因子: 地域文化系统中最小的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可指某个行为因素,也可指生产工具、思想、观念等。 2、文化丛 相互联系的文化因子在一个有机体统一 体中构成文化丛。如耕地是一个文化因子, 耕地、播种、锄草、施肥、灌溉、收割、晒 干、储藏等构成耕作业文化丛。 ;3、文化系统 在一个地域内,各种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丛集合成一个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系统有不同的文化丛,每个文化丛又拥有数目不同的文化因子。 4、文化区: 从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所居住的特定地域。 5、文化圈 一组相关与相似的文化区在空间上连续或 不连续的分布。 ;四、文化区 ;(二)文化区的类型 根据文化区的性质和特征,可将其划分 为以下类型: 形式文化区(又称均质文化区或等质文化区) 职能文化区(异质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感知文化区);1、形式文化区(均质文化区) ;2、职能文化区(又称异质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感知文化区) 1)定义:乡土文化区是由于宣传或人类活动的原因,群众感到实际存在的文化区。 2)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职能文化区的差异性: 乡土文化区与职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 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质的一致性。; 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和特点;(二)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人类为了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 生活条件而逐步创造的工具、技术以及组织形式等。 如: 工具方面:从石器——铜器——铁器——近代劳动工 具——现代智能工具。 技术方面:火的利用、水的利用等。 生产方式:从原始的狩猎——驯养动物——游 牧——定居畜牧业。 组织形式:社会分工、男女分工。;二、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一)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1.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生物适应的稳定性—(通过)遗传基因—(传给)后代 文化适应的稳定性—(通过)形成文化传统—(传给) 后代和其他人群。 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 3.在新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的。 4.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二)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1.二者的传递与继承的方式不同:生物特性是先天的,文化适应是后天的。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