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种间相互作用.pptVIP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种间相互作用

一、种间竞争   种间竞争(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是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一)种间竞争的典型实例 1.Gause 以三种草履虫作为竞争对手,以细菌或酵母作为食物,进行竞争实验研究。 当把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和双核小草履虫(P.aurelia)袋状草履虫(P.bursaria)各种草履虫在单独培养时都表现出典型的“S”型增长曲线。 当把大草履虫和双核小草履虫一起混合培养时,虽然在初期两种草履虫都有增长,双小核草履虫增长快,最后排挤了大草履虫的生存,双小核草履虫在竞争中获胜。 相反,当把双小核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一起培养时,形成了两种共存的结局。共存中两种草履虫的密度都低于单独培养,所以这是一种竞争中的共存。双小核草履虫多生活于培养试管中、上部,主要以细菌为食,而袋状草履虫生活于底部,以酵母为食。这说明两个竞争种间出现了食性和栖息环境的分化。 3.勇地雀和仙人掌地雀 加拉帕哥斯群岛    生态位转换 4.藤壶和小藤壶 分布是由竞争和环境忍受力共同作用 (二)竞争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竞争可以分为: 资源利用性竞争(exploitation competition)  相互干涉性竞争(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资源利用性竞争: 两种生物之间没有直接干涉,只有因资源总量减少而产生的对竞争对手的存活、生殖和生长的间接影响。 相互干涉性竞争也很常见,例如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在面粉中一起饲养时,不仅竞争食物,而且有相互吃卵的直接干扰。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阻止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称为他感作用(allelopathy,或叫克生作用),也属于相互干涉性竞争。黑核桃 鼠尾草 不对称性: 是种间竞争的一个共同特点。不对称性是指竞争各方影响的大小和后果不同,即竞争后果的不等性。例如,潮间带生活的藤壶(Balanus)与小藤壶(Chthamalus)的竞争。藤壶在其生长和增殖的过程中,常复盖、压挤和窒息小藤壶,从而剥夺了小藤壶的生存;相反,小藤壶的生长对于藤壶的影响很小。但是藤壶对于缺水很敏感,干燥是限制藤壶在潮间带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潮间带上部易于经受干燥缺水的地方,小藤壶能生活得很好。 种间竞争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若α=1,表示每个N2个体对N1种群所产生的竞争抑制效应,与每个N1对自身种群所产生的相等; 若α>1,表示物种2的竞争抑制效应比物种1(对N1种群)的大; 若α<1,表示物种2的竞争抑制效应比物种1(对N1种群)的小。 两物种的竞争结局理论上有三种:   种1胜而种2被排除   种2胜而种1被排除   两种共存 洛特卡-沃尔泰勒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的稳定性特征是: 假如种内竞争比种间竞争强烈,就可能有两物种共存的稳定平衡点;假如种间竞争比种内竞争强烈,那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共存;在两物种以同样方式利用资源的特殊情况时,即α=β=1和K1=K2时,其结果是两种不可能共存。 高斯假说--竞争排斥原理(prin-ciple of competive exclusion),即生态学上(更确切说,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然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征上的生态位分化。(双小核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能在实验中共存) Tilman模型 基础生态位: 某物种能生存的最大空间 实际生态位: 当在群落中有竞争对手存在时,其实际栖息的空间要小得多 如果两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完全分开,那么就有某些未利用资源。扩充利用范围的物种将在进化过程中获得好处;同时,生态位狭的物种,其激烈的种内竞争更将促使其扩展资源利用范围。由于这两个原因,进化将导致两物种的生态位靠近,重叠增加,种间竞争加剧。另一方面,生态位越接近,重叠越多,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按竞争排斥原理,将导致某一物种灭亡,或者通过生态位分化而得以共存。后一种情形是导致两共存物种的生态位分离。 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的生态位接近,种间竞争又促使两竞争物种生态位分开,这是两个相反的进化方向。 两个竞争物种,其共存的相似性极限: May等把两个物种在资源谱中的喜好位置之间的距离称为平均分离度,d表示;而每一物种在喜好位置周围的变异度用w表示。d/w=1可大致地作为相似性极限。其理由是:d/w值大,表示两种间的平均差数超过了种内的标准差异,允许两物种的共存局面;但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种内竞争激烈和资源未充分利用,这种共存不稳定,不大可能在进化过程中持久。相反,如果d/w值小,两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太大,其共存的稳定性很弱,在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