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纳税服务与税收遵从.ppt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纳税服务与税收遵从

纳税服务与税收遵从关系 一、纳税服务的概念 二、纳税遵从的内涵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如何做好纳税服务 纳税服务的概念 纳税服务,在我们接触的英文文献中直译为“纳税人服务(taxpayer service)”,是税务部门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向所有纳税人提供的,旨在方便其了解、履行纳税义务以及享受纳税权利的服务的总称。 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标,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环节。 管理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管理环境 税收遵从的概念 税收遵从是纳税人基于对国家税法价值的认同或自身利益的权衡而表现出的主动服从税法的态度和行为。 遵从管理理论的影响 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 从注重具体目标到注重根本目标; 从注重短期目标到注重长期目标. 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一体论: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公里;寓管理于服务,寓服务于管理;税收征管,执行政策,纳税服务都是税收管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 管理就是采取惩处和激励相结合的措施,来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从管理的手段看,包括柔性手段和刚性手段。柔性手段实质上就是服务,刚性手段实质上就是执法。 美国的税务管理目标:服务+执法=遵从 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二体论:管理是一个组织内部的活动;服务是指不同组织之间的活动。管理活动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服务活动主要依靠法律、挈约、协议进行服务。 征纳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税务机关是行政主体,纳税人是企业主体。 纳税服务的作用 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理解 帮助纳税人纳税人解决办税中的困难 让遵从更容易 降低纳税成本 防止纳税人不遵从 让纳税人更满意 纳税服务为什么是税收核心业务 从税收实现的手段看: 2009年,全国税务系统共组织税款6.3万亿,其中:通过自行申报,纳税人缴纳5.9万亿;通过评估,评补3000亿;通过检查,查补1500亿元。 税务机关对自行申报的纳税人必须提供纳税服务,也就是说,纳税服务是帮助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手段,所以纳税服务是税收的核心业务。 纳税服务为什么是税收核心业务 从不同手段的效率看: 税务管理专家进行大量测算:投入一元纳税服务的费用可以增加50元税收收入;投入一元稽查费用可以增加20元的税收收入。 从实际情况看:纳税服务的成本效益是5%左右,纳税评估的成本效益是10%左右,税收稽查的成本效益是20%左右,反避税调查的成本效益30%-50%。 纳税服务为什么是税收核心业务 从管理的效果看: 纳税服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和谐怔纳关系。 单纯的税收执法会增加征纳成本,激化征纳矛盾。 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都是税收管理的有效手段,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 我国税收征收率估算情况 1998年,胡鞍钢测算我国的整体税收征收率为55%; 2001年,贾绍华估算我国的整体税收征收率为70%; 200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估算的结果是:增值税的流失率44%,所得税的流失率为79%,关税的流失率为56%。 各税种征收率比较 印花税 车辆购置税 消费税 增值税 所得税 满意度调查情况 2009年7月,省国税局在外网组织了一次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从总比例看,“非常满意”占比82%,“满意”占比6%,“基本满意”占比4.5%,“不满意”占比5.4%,“不了解”占比2.1%。从选项看,有31个选项的“非常满意”评价超过80%。 2008年6月,总局组织满意度调查,我局的满意度只有71.5%; 2010年2月监察室组织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在30%以上。 2008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成立了专门负责纳税服务工作的职能部门——纳税服务司,标志着我国纳税服务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2009年7月31日,安徽省国家税务局成立纳税服务处,标志我省纳税服务工作迈入新阶段。 公共服务改革对税务部门的启发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危机,先后开展了以“政府再造为主要内容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其改革取向是用新公共服务模式替代传统的官僚制公共服务模式。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政府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企业家政府”. 与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相比,其不同之处: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引入了市场机制,强化竞争功能,强调企业管理理论与技术,注重服务及其效率。 新公共管理理论因其简单将企业管理移植到公共部门,混淆了公私界限而遭到质疑。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中所保有角色的理论,它强调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决策制定);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为公民服务和非为顾客服务;重视人而非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等等。 两种理论虽有差异,但与传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