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呼吸
(respiration)
;概 述;第一节 肺 通 气;第一节 肺 通 气;呼
吸
道;;第一节 肺 通 气;;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平均直径200~250微米,约3~4亿个。; 一、烟草与燃烧后的烟气中所含各种化合物总数为5289种。
二、目前可以鉴定出来的单体化学物质就达4875种,其中有多种成分是已被证实了的致癌物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肺通气→肺泡与外界大气压差→肺泡内压的变化→肺的容积的变化→肺的扩张与缩小→胸廓的扩张与缩小→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
直接动力:大气与肺泡压力差
原 动 力:呼吸运动
;(1)呼吸肌;第一节 肺 通 气;;(2)呼吸运动过程:;吸气运动;呼吸运动;(3)呼吸运动的型式:(参与活动的呼吸肌主次); 平静
呼吸
用力
呼吸;2、肺内压
定义: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在呼吸运动过程中肺内压随呼吸成周期性变化。;第一节 肺 通 气;人工呼吸:
肺内压的周期性交替升降是引起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根据这一原理,在自然呼吸停止时,可用人为方法建立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以维持肺通气。
(1)负压吸气法 提臂压胸法、压背法
(2)正压吸气法 口对口呼吸法
人工呼吸机法;第一节 肺 通 气;第一节 肺 通 气;第一节 肺 通 气;(3)胸内压形成机制;第一节 肺 通 气;第一节 肺 通 气;有关结构;;气胸排气;思考题:
某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不幸左胸部中弹,随即出现呼吸困难,试分析其发生机制及处理原则。; 小结:
肺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而呼吸肌的舒缩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是导致肺内压改变的根本原因,因此,呼吸肌的舒缩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胸膜腔负压的存在,则能保证肺处于扩张状态并随胸廓的运动而张缩,是使原动力转化为直接动力的关键。;(二)肺通气的阻力;1、弹性阻力(R)和顺应性(C):;(1)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的弹性阻力由肺回缩力构成,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肺充血、肺不张、肺纤维化→肺顺应性↓
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肺气肿→ 肺顺应性↑;;; ③肺弹性阻力的来源
肺组织弹性回缩力??占1/3
肺泡内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占2/3
;根据Laplace定律:
P = 2T/r
P-肺泡液-气面压强
r-肺泡半径,
T-表面张力系数;;④肺表面活性物质;④表面活性物质:
来源: 肺泡II型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
主要成份: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作用:;;肺的弹性阻力降低时,肺顺应性增大,出现呼气困难。如:肺气肿。;(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胸廓在自然位置时相当于肺总量67%时,
无弹性阻力。
大于67%: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小于67%:是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第一节 肺 通 气;(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2、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气道两端的压力差/单位时间气流量
80%~90%来自大气道(直径大于2毫米)
10%来自小气道(直径小于2毫米) ;流速快、湍流、管径小 →气道阻力大
流速慢、层流、管径大 →气道阻力小;影响气道管径的因素:
1、跨壁压:呼吸道内外压力差
2、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
3、自主神经系统对气道平滑肌活动的调节
4、化学因素:前列腺素、组胺、白三烯等
支气管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第一节 肺 通 气;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1、基本肺容积:;2)、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末肺内剩余的气量。意义:缓冲作用;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通气贮量百分比: ;;2、无效腔与肺泡通气量;2)、肺泡通气量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
计算真正的有效的气体交换,须采用肺泡通气量;不同呼吸频率、潮气量对肺通气量及肺泡通气量的影响;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一)气体的扩散
气体扩散: 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的净移动.
形式:气体单纯扩散
动力:气体分压(张力)差
气体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二)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扩散速度极快,0.3 秒便可达到平衡。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为0。7秒。前1/3已基本完成气体交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HT 3539-2019《石油化工离心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报批稿).pdf
- 供应链管理岗晋升述职报告2025年深蓝色极简商务模板.pptx VIP
- DS solidworks培训资料大全-SolidWorks入门.pdf VIP
- 特灵HDWA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 HDWA-PRC003-ZH 20200803.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优质课件.pptx
- 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班主任工作总结PPT.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夹心板材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题型举一反三.docx VIP
- 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指南 .pdf VIP
-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