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章宏观经济学导论教学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自变量之一或多个同时发生变化时,其因变量会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分析方法称为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它对两种、多种均衡状态的均衡值进行比较。 如:当需求与供给函数分别采取几种形式的时候,市场均衡值也将会不同。 如果论述的是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就是动态分析。 如: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等。 比喻:静态分析像看一张照片;比较静态分析像看多张照片;而动态分析像把多张照片连续播放出来,像电影一样使我们看到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6)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经济学可分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和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前者探讨或研究是什么(What is)或者说研究一个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是如何被切实解决的。后者则探讨或研究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或研究一个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怎样解决。 有两种类型的实证分析(Empirical evidence):结构模型实证(Structural model)和简化形式实证(Reduced form)。 结构模型实证:利用数据构造一个模型,以此说明一个变量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另一个变量,从而来考察一个变量是否会影响另一个变量。 简化形式实证:只是直接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来考察一个变量是否会对另一个变量产生影响。 结构模型分析的优缺点 如果所用模型的结构正确,那么它在分析、预测等方面将优于简化形式方法。 此方法的优劣和它所依据的结构模型的优劣是一致的,只有全部传递机制都能被充分了解的条件下它才是最好的。如果漏掉一两个机制,就会使其作用大大削弱。 简化实证分析的优缺点 现实中许多机制是多种多样,并不断变化的。如果认清全部传递机制太困难,则依靠观察变量的相关变动就很可能能够认出变量之间的绝大部分影响关系。 但是相关关系并不必然包含因果关系。 三、宏观经济学的简明历史演进 1903年,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教授的不懈努力下,剑桥大学设立经济学和政治学荣誉学位,在此之前经济学只作为历史和伦理学荣誉学位考试的一部分来讲授。 (1)早期宏观经济学(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 1662年的《赋税论》中对人口、 财产、劳动收入同一国财政收 支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考察。 1672年的《政治算术》中,分析了国民财富的构成及其增长的原因,对不同国家的国民财富的差异作了比较;对英国国民收入进行了第一次估算。他把劳动收入、财产收入、租金收入之和作为国民收入,用国民消费之和表示国民收入的去向,被认为是总量分析方法的最早运用。 /view/1174033.htm * * * 宏 观 经 济 学 Macroeconomics 宏 观 经 济 学 Macroeconomics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导 论 引入 古典经济学家的回答: 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 ——萨伊定律(Say’s Law) 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整个经济是完美和谐的进行的 (参考: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09页) 如果真是这样,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就是理想的,然而······· 学习背景知识 引入 ······事实打破了这种完美。 1929-1933年的大萧条 1929年10月29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价格暴跌,引发了一场至今令人难忘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引入 结论: 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源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得不到充分利用。 如何来解释这个问题? 历史将这个使命交给了一个英国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总量的角度对经济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史称凯恩斯革命。 这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形成 凯恩斯的结论 政府不再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要主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引入 凯恩斯革命的意义 不在于其结论是否正确,而是在于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 事实上,凯恩斯最终失败了,但宏观经济学却一直在发展着。 凯恩斯的重大发现 宏观经济行为不是微观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书本425) 这是一种复杂性的思想 引入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 经济增长问题 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快,而有的国家则比较慢? 中国与亚洲“四小龙” 为什么一个国家有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快,而有的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