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人际交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人际交往

主要内容: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及重要性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类型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四、成功人际交往的原则 五、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 六、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七、人际交往的技巧 睡姿与心理 胎儿型睡姿(图1) 树干型睡姿(图2) 思念型睡姿(图3) 士兵式睡姿(图4) 海星型睡姿(图5) 自由落体型睡姿(图6) 胎儿型睡姿(图1):这种蜷缩成母体内胎儿姿势的人,外刚内柔,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敏感的心。他们第一次见到别人的时候可能会害羞,但很快能放松。拱起的背部构成强有力的自我保护,当人正遭受痛苦挫折时,这种睡姿最能让人体验到安全感。 树干型睡姿(图2):即身体偏向一侧,双臂向下伸展,顺贴在身上。他们大多性格开朗,爱与人交往,很多情况下显现出领导才能和号召力。不过他们容易轻信他人,过于天真。这种睡姿是悠闲自得的心境的体现,对近段时间的生活工作或学习状态比较满意。 思念型睡姿(图3):身体偏向一侧,双手向外伸展,与身体形成直角。他们喜欢与人交往、性格外向,易融入集体。不过采用这种睡姿的人较多疑,有时甚至有点偏激和愤世嫉俗,很难接受不同意见。思念型睡姿是冷战或逃避问题的一种折射。 士兵式睡姿(图4):完全仰面平躺,双手紧贴身体两侧。喜欢这样睡觉的人一般性格内向,比较保守。会一丝不苟地遵守严格的标准,久而久之会不自觉地严格要求别人。 海星型睡姿(图5):身体平躺,双臂稍稍上举抱枕,这类人乐于助人,是非常好的倾听者,对人慷慨,朋友很多,但不喜欢成为焦点。 自由落体型睡姿(图6):俯卧在床上,双手抱枕,脸偏向一侧。这类人易紧张,一般比较好动,常因缺乏预见性而行事鲁莽,他们对别人的批评一般不能虚心接受。 人际交往类型小测试 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出差。第二天早上,就在你匆匆下楼,想赶去与重要客户会谈的时候,电梯突然出了故障,将你一个人关在里面,呼救电话毫无反应,外面的人似乎也听不见你的大声呼叫,手机又没信号。眼看快要迟到,这时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选1的人:   被动退缩型:无论遇到什么事,你总会先检讨自己,但又希望别人主动来解决问题。所以,人际交往中,你通常表现得较退缩,常感到无助和委屈,不知如何打破僵局。 建议:尝试调整自己的归因方式。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如果出现问题,双方都有责任。主动伸出你的手,新的关系才有可能建立. 选3的人:   间接攻击型:你遇到人际问题时,会以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模样,很长时间不开口,也不理会对方。与你交往的人常常感到情绪压力,久而久之,或许就会退避三舍。 建议:制造他人的不安和内疚,实际上是在推卸自己对于自己情绪的责任。试试看用直接但是尊重的方式,直接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和需要。   心理小实验:人能承受多少孤独? 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呢?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为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又让他们戴上木绵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烦躁不安起来。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A 互不相识阶段 在茫茫的人海之中,我们每天要遇到很多人,有的对面相逢;有的擦肩而过,由于没有交往的动机,没有特别注意,时过境迁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就是互不相识的阶段。 B 开始注意阶段 ? 交往总是从互相以对方作为知觉和交往对象开始的。只有一方已觉察到另—方的存在,并进行详细的知觉和判断,才说明有了结交的表示,有了面对面的交往。 C 表面接触阶段 这是人际间最为普遍的关系。如一般同学、同事和邻居,虽然经常见面、经常打交道,但只此而已。来则聚之,去则散之,只是角色性的接触而无进一步感情上的融合。 D 建立友谊阶段 经过一个阶段的交往彼此从熟悉到了解,从了解到主动热情地关心和帮助对方。就是开始建立友谊的阶段。 E 建立亲密关系 随着交往的深入,双方不仅共同活动,分离时,彼此惦念,彼此在对方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无话不谈、相互引为知音、心心相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