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补充水分及
电解质,
维持酸碱平衡。
;常用溶液;晶体溶液 ;常用的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 ; 等渗电解质溶液 ; 碱性溶液 ; 静脉高营养液 ;静脉输液原则 及输液部位 ;输液原则 ;输液原则 ;部 位 ;常用的输液部位;周围静脉 ; ; 下肢
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
足背静脉网 ;头皮静脉 ; 颈外静脉 ;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位于股三角区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常用静脉输液法;周围静脉输液法;【评 估】 ;【计 划】 ; 3、个人准备; ;;【实 施】;连接输液器,关好调节器
整理操作台面
备齐用物带至床边,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
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排气。
检查输液器内无气泡,妥善放置。
备好胶布
;病人取合适体位
选择合适的静脉
距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
嘱病人握拳(视病人情况)
碘酒、酒精消毒皮肤
再次排气
脱去护针帽
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20°角进行穿刺; 结扎止血带方法 ;静脉穿刺方法;见回血再进针少许
三松:松止血带,嘱病人松拳,松调节器
溶液点滴通畅,病人无不适
固定针柄,覆盖针眼,头皮针软管弯曲固定;胶布固定方法;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再次查对,交代注意事项
记录输液巡回卡
用物推至治疗室处理
洗手,记录
加强巡视
输液毕,拔针
终末处理;调节滴速方法;【评价】;【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8、输液时加强巡回观察,局部肿胀、渗漏及其他故障应立即拔除。
9、连续输液应每天更换输液管,并及时更换输液瓶,严防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
10、拔针时,按压部位为皮肤穿刺点及血管穿刺点,防止皮下出血。
11、输液毕,输液用物按要求处理,输液管两刀三段浸泡消毒后处理。
;常用静脉输液法;;操作步骤及要点 ;各种穿刺针标准保留时间;根据治疗时间的长短,选择不同的穿刺工具。
1天以内,且液量、药量不多的情况下,可选用头皮针。
2-30天,首选留置针。
30天以上,应选用深静脉导管,或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方法的选择;静脉留置输液法;穿刺时,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在血管上方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降低穿刺角度,再推进0.2cm。
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撤出针芯。
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
用透明无菌敷贴作密闭式固定导管。
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 的小胶布再次固定留置针管。
;输液完毕,拔出部分针头,仅剩下针尖斜面留在静脉帽内,缓慢推注2~5ml封管液,剩0.5~ 1ml后,边退针边推药液,确保正压封管。
常用的封管液有生理盐水以及稀释肝素。
再次输液时,常规消毒肝素帽,将输液器上的针头插入肝素帽内。用胶布固定好,调节输液 滴数。
拔针后按压时间适当延长。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及时拔管。;颈外静脉输液法 ;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一) 液体不滴;针头滑出静脉;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针头阻塞;压力过低 ; 静脉痉挛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输液反应及防治;发 热 反 应;发 热 反 应;护 理;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表 现;护理;二、加压给氧,酒精湿化
-----6~8L/min高流量氧气吸入
-----用20~30%酒精湿化给氧;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酒精可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缓解缺氧情况
酒
精
湿
化 O2
;三、遵医嘱给患者用药
利尿剂
镇静剂
强心剂
扩血管剂
四、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静脉炎;护 理;二、处理
1、停止此部位输液,患肢抬高制动
2、用热毛巾热敷患处Q4h,每次30’,或遵医嘱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或50%硫酸镁湿敷。
3、理疗
4、合并感染的患者,可使用抗菌素治疗
5、切勿用手按揉发炎处;空气栓塞;;表 现;护理;头低脚高位可以在吸气时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
左侧卧位可以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向上移至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口,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
文档评论(0)